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没有明显的问题体现;不同年级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有差异,应该重点关注对大一新生的社会支持体系;纯粹的金钱客观支持会降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采用形式多样的社会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育儿习俗中的"种树"习俗就是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布依族"种树"习俗隐含了布依人对生命意蕴的深刻、透彻的理解,在布依人的思想意识里生命是应被人类所敬畏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才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生命的成长包括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且情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透过布依人对生之意蕴的阐释,人们不得不对现代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载体,通过游戏儿童实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龙布依寨有着30多种传统儿童游戏,这些游戏很好地传承了该地的自然文化、历史文化、生活文化。对南龙布依寨传统儿童游戏的现状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描述与总结,能促进布依族儿童传统游戏的发展,提升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对本民族儿童的重要价值及其与儿童的紧密关系使得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园课程具有了可行性。民俗文化对儿童发展及课程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价值就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文化公平是学前教育“普惠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实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自然不能忽略对其文化层面的考究.幼儿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及文化特征塑造了儿童所特有的文化,包括儿童群体文化和儿童个体文化.必须通过关注儿童文化来促进学前教育的文化公平,进而实现学前教育真正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6.
布依汉双语教学是弘扬布依民族文化,促进布依民族进步,培养地方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理解教学主体的内涵,分析布依汉双语教学的教学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并归纳出教学主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