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PGC-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是一种核受体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活动.本实验以小鼠C2C12成肌细胞为材料,通过转染pc DNA3.1-flag-PGC-1α真核表达载体,并且与转染空载体的实验对照组比较,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效果,利用MTT比色法检测PGC-1α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PGC-1α在C2C12成肌细胞中被成功超表达,在转染后的2-5 d,转染真核表达载体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但在第6 d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藏鸡PPAR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RT-PCR方法对PPARα基因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获得包括完整开放阅读框的藏鸡PPARα基因序列1430 bp,开放阅读框1404 bp,编码468个氨基酸;藏鸡PPARα蛋白分子量为52.23 ku,等电点为5.85,为不稳定酸性蛋白,存在27个磷酸化位点和4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预测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7.61%,β-折叠占16.67%,无规则卷曲比例占45.73%.该研究结果为揭示PPARα在藏鸡脂代谢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RT-PCR扩增法获取山羊Wnt10b基因序列并将该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E.coli表达菌BL21(DE3),构建了Wnt10b/p ET32a(+)-BL21(DE3)工程菌,以IPTG诱导表达Wnt10b融合蛋白,Ni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将获得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1:243000效价的山羊Wnt10b基因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山羊Wnt10b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 CAST) 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从九龙牦牛肌肉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获得九龙牦牛CAST基因部分片段,利用SQRT-PCR技术检测九龙牦牛各组织中CAST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克隆九龙牦牛CAST部分cDNA序列485bp,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FJ483833;用DNAman软件分析发现九龙牦牛CAST基因与普通牛的核苷酸同源性依次为99%;SQRT-PCR组织表达检测表明,CAST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脂肪中均表达,在心脏中表达最高,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最低.  相似文献   
5.
对藏鸡THRSP基因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藏鸡THRSP基因核苷酸序列为428 bp(GenBank登陆号:KT153607),在50-258 bp处存在1个CpG岛,ORF长度为390 bp,编码129个氨基酸,其中Leu所占比例为10.9%.THRSP蛋白分子量为14.18 ku,等电点(pI)为4.61,属于不稳定酸性核蛋白,存在8个磷酸化位点和5个O糖基化位点.预测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1.2%,β折叠占3.1%,无规则卷曲占45.7%.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藏鸡与原鸡THRSP基因核苷酸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两者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6.
以藏鸡为研究对象,根据NCBI上登录的原鸡A-FABP和H-FA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克隆藏鸡A-FABP和H-FABP基因的CDS区,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藏鸡A-FABP和H-FABP基因的ORF分别为399 bp、402 bp,编码132、133个氨基酸;A-FABP和H-FABP分子量分别为14.91ku、14.84ku,等电点分别为6.34、5.92,均为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分别有9、6个,O糖基化位点分别有10、5个;藏鸡A-FABP和H-FABP的氨基酸序列与原鸡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100%,在鸟类动物中序列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7.
克隆山羊Krüppel样因子17基因(KLF17)的c DNA序列,并检测其组织表达水平,为KLF17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随机选取2~3周岁的健康简州大耳羊和藏山羊羯羊各4只,屠宰采集山羊不同组织样品(心、肝、脾、肺、肾、肌肉和皮下脂肪),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法克隆山羊KLF17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KLF17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山羊KLF17基因c DNA序列1 450 bp,包含CDS区全长858 bp,5'UTR序列12 bp,5'UTR序列580 bp,编码285个氨基酸残基.其CDS区与牛、绵羊相比在5'端少99 bp,而在531位多出361 bp,这导致其编码区在858位提前终止.山羊蛋白序列较牛、绵羊少113个氨基酸残基.组织表达结果显示,KLF17基因在藏山羊肺中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而在简州大耳羊皮下脂肪中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两种山羊均在背最长肌中具有最低的KLF17表达量.这些结果表明KLF17可能在山羊脂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体外培养的C2C12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的3种亚型MyHC1、MyHC2x和MyHC2b在成肌诱导分化中(0-8 d)中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表明,MyHC1基因在诱导分化的0-4 d表达呈上升趋势,4-8 d又呈下降趋势,在第4 d和第6 d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天数(p0.05).MyHC2x基因在诱导分化的0-6 d表达呈上升趋势,但在第8 d又开始下降.MyHC2b在诱导分化的0-8 d中表达一直呈上升趋势,第6 d和第8 d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天数(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鲤科鱼类中的表达差异,以齐口裂腹鱼(雅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鲤鱼(Cyprinus carpio)和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四种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索式抽提法和物性测定仪测定四种鱼类背部与腹部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肌肉剪切力,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增殖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增殖剂受体γ亚型的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等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在四种鱼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齐口裂腹鱼背部与腹部肌肉的IMF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鱼类(P<0.01),而肌肉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鱼类(P<0.05),PGC-1α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高,PPARγ和CAST在齐口裂腹鱼背部及腹部肌肉中表达水平最低.研究结果为阐明齐口裂腹鱼优良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