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型形象思维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将形象思维具体到图型形象上,从而使形象思维的研究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有效地促进形象思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的去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阳离子改性黏土对海洋卡盾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两种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和絮凝沉降作用,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相同用量的条件下,改性黏土对海洋卡盾藻的去除效果比塔玛亚历山大藻好.质量浓度为0.012 g·L-1时,作用24 h后对海洋卡盾藻的去除率可达85%,72 h后达95%.质量浓度为0.016 g·L-1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除藻率不到50%;48 h时,为77%;72 h时,超过85%.在实验质量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未改性黏土对两种赤潮藻的除藻率均未超过70%.这些结果表明,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改性黏土具有很强的除藻能力,且作用时效长,作为除藻剂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苯甲酸乙酯为原料经Claisen缩合反应合成苯甲酰乙酸乙酯,经Knorr反应即以NaOC2H5/I2。为反应试剂实现二分子苯甲酰乙酸乙酯偶联,再经还原和PdO脱节位羟基合成出2,3-二苄基-1,4-丁二醇型Lignans的骨架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桉木粉及其粗提物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等5种典型赤潮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赤潮藻的治理以及除藻剂的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托里桉木粉对5种赤潮藻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敏感性有所不同.1g/L托里桉木粉24 h对海洋卡盾藻(5.0×106/L)抑制率已达100%,48 h对塔玛亚历山大藻(9.7×106/L)、东海原甲藻(2.8×107/L)、球形棕囊藻(5.0×108/L)和赤潮异弯藻(4.7×107/L)48 h抑制率分别为56.0%、79.2%、52.5%和51.4%.托里桉木粉水-丙酮提取物(相当1 g /L托里桉木粉)对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球形棕囊藻、海洋卡盾藻和赤潮异弯藻48 h抑制率分别为54.6%、45.8%、44.8%、72.1%和43.2 %.这些结果提示,托里桉木粉可显著抑制赤潮藻的生长,其中存在的抑藻活性物质可能是抑制藻类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细胞RNA提取的适宜方法各不相同.本实验分析、比较了QIAGEN试剂盒法和西曲溴铵(CTAB)法用于赤潮藻细胞总RNA提取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比较而言,CTAB法比QIAGEN试剂盒更可取,适合藻细胞RNA的大量提取.  相似文献   
6.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的变化与配体浓度之间的关系,评价了镧系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了Nd(Ⅲ)与苏氨酸、丙氨酸及丝氨酸等配体间的配位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单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NMR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以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为饵料,通过室内滤食实验,考查了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poisoning,DSP)在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体内的累积与排出规律,分析了HSP70基因的表达与毒素累积与排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翡翠贻贝暴露于产毒利玛原甲藻后,其滤食率显著下降,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毒素积累阶段,翡翠贻贝鳃组织中DSP毒素显著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止染毒后,贻贝体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染毒后,随着毒素的累积,HSP70显著增加,并于第2天达到高峰.这些结果提示,翡翠贻贝对DSP毒素有一定的清除及耐受能力,HSP70基因的诱导表达可能是贻贝对DSP毒素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能在贻贝抗DSP毒素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Ce(NO3)3对不同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体外培养3T3 细胞和lovo 细胞为研究对象,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探讨了Ce(NO3)3 对这2 种细胞DNA 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Ce(NO3)3 对2 种细胞均有损伤作用: 低浓度(1 mmol/L) 时,lovo 细胞的DNA 损伤率要明显高于3T3 细胞DNA 的损伤率, 高浓度(5mmol/L) 时, 则2 种细胞的损伤率几近相同, 提示较低浓度Ce (NO3) 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存在着不同的作用, 稀土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Ce (NO3) 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甘草次酸的自旋标记衍生物,对自旋标记物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氮氧自由基进行了全合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