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吸收装置改变荧光分光光度计入射光的光路,获得光源的强度光谱和样品的透光光谱,并在同一台仪器上建立一种简单的分离表观吸收光谱中吸收和散射成分的方法.通过对TAPP(α,β,γ,δ-四-(对三甲氨基苯基)卟啉)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校正表观分子吸收后,灵敏度提高了2倍左右.校正仪器影响后,从F-2500和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获得表观吸收光谱中分离出的TAPP与DNA作用的散射成分,其形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酸为碳源,采用一步熔融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石墨烯量子点耐光漂白能力和抗盐性. 该石墨烯量子点可应用于对苯二酚的检测,其荧光强度与对苯二酚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9),方法的检测限为3.1 nmol·L-1, 线性范围为1.0×10-7~5.0×10-6 mol·L-1.  相似文献   
3.
以N-(4-马来酰亚胺氧化丁酰)-琥珀酰亚胺磺酸钠盐(Sulfo-GMBS)为偶链剂将5′-NH2/3′-Tex双末端修饰DNA探针偶链到300μmZrO2陶瓷小珠表面上,制成了发红光的陶瓷小珠。理论研究表明,小珠表面上20-mer单链DNA探针之间的分子间距和微阵列密度是偶链反应溶液中DNA探针浓度、小珠数目和大珠大小的函数。在优化条件下,20-mer单链DNA探针在小珠表面微阵列的最小分子间距约为8.0nm,因而在一个300μmZrO2陶瓷小珠表面有10^10数量级的20-mer单链DNA探针进行微阵列。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与甲醛反应合成发蓝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FPEI),根据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FPEI结合能力强于曙红Y(EY),使EY与FPEI间的距离增加,导致EY荧光恢复,并建立FPEI/EY双荧光体系测定SDS的比率荧光法.结果表明:SDS的浓度为0.62~60.00 μmol·L-1,F550/F460与SDS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62 μmol·L-1,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酸性介质中,三苯基锡化合物与硫氰酸钾和罗丹明B相互作用会产生共振光散射(RLS)增强信号,在25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两个散射峰,分别位于329.2 nm和370 nm处,其中最大散射峰位于329.2 nm处.考察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329.2 nm处增强的RLS强度与三苯基锡(TPhT)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用于三苯基锡化合物的测定,检测限为5.2μg.L-1.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回收率为95.8%~107.5%.  相似文献   
6.
以三聚磷酸钠( STPP)为稳定剂,硫脲为硫源,在碱性介质中成功合成分散较均匀、水溶性好、半峰宽为25 nm左右的CdS量子点(QDs).研究三聚磷酸钠和硫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pH值等条件对CdS QDs发射光谱特性的影响.以该纳米粒子作为离子探针,建立测定痕量Fe2+的荧光猝灭方法.结果表明:在0.02~1.20 μ...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酸(PAA)为稳定剂,成功合成了水溶性的CdS量子点(QDs).CdS QDs表面的羧基能与Eu3+ 结合导致QDs聚集,有效引发QDs间能量的转移,致使CdS QDs荧光显著猝灭.当加入PO3-4时,由于PO3-4与Eu3+的结合能力强于CdS QDs表面的羧基,CdS QDs荧光强度又逐渐恢复.由此建立一种基于CdS-Eu(Ⅲ)体系荧光恢复可视化测定磷酸根离子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简单,检测限为0.078 μmol·L-1.  相似文献   
8.
以N ( 4 马来酰亚胺氧化丁酰 ) 琥珀酰亚胺磺酸钠盐 (Sulfo GMBS)为偶链剂将 5 NH2 /3 Tex双末端修饰DNA探针偶链到 3 0 0 μmZrO2 陶瓷小珠表面上 ,制成了发红光的陶瓷小珠 .理论研究表明 ,小珠表面上 2 0 mer单链DNA探针之间的分子间距和微阵列密度是偶链反应溶液中DNA探针浓度、小珠数目和小珠大小的函数 .在优化条件下 ,2 0 mer单链DNA探针在小珠表面微阵列的最小分子间距约为 8 0nm ,因而在一个 3 0 0 μmZrO2 陶瓷小珠表面有10 10 数量级的 2 0 mer单链DNA探针进行微阵列 .  相似文献   
9.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三苯基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pH值为10.32的碱性介质中,双硫腙与三苯基锡发生反应,经二氯甲烷萃取后,在450nm和609nm处产生两个特征吸收峰.450nm处的吸光度与三苯基锡量在0~14mg·L-1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10-4L·(mol·cm)-1.用于合成样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0.6%~106.9%.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巯基乙酸(TGA)和三聚磷酸钠(STPP)为稳定剂,在水相条件下制备CdTe量子点和ZnO@CdS量子点.基于DNA双链增强自组装膜能量转移的原理,以ZnO@CdS量子点为能量供体,CdTe量子点为能量受体,构筑Quartz/PDDA/CdTe/PDDA/T1-DNA/PDDA/ZnO@CdS SAMs自组装膜,并实现对DNA的界面比率传感.随着匹配DNA(P1-DNA)的加入,ZnO@Cd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FD减小,相对荧光强度FA/FD和P1-DNA浓度的负对数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8.686×10-9~6.080×10-8 mol·L-1,检测限为0.707n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