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85例,CT和MRI检查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病理为手术巨检和切片光镜下所见.结果:典型脑膜瘤多为过渡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5%~20%伴有钙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以合胞体和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密度(信号)不均匀,无或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较重.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强化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明显,伴有骨质破坏.结论:CT、MRI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准确率为95%,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为术前选择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00-01~2008-06手术治疗的29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患者.采用翼点为中心的颞额入路.对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显微手术方法切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并发尿崩2例,经术后治疗,痊愈;动眼神经麻痹2例.经治疗,1例1个月后恢复,1例未恢复;视力恢复12例,好转7例,无恢复或加重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血管痉挛大面积脑梗塞.结论:通过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神经、血管及重要脑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的经验并探讨其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对76例桥小脑角区病变采取神经内镜辅助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5例听神经瘤全切并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功能保留率92%;21例表皮样囊肿及8例脑膜瘤全切除;6例半面肌痉挛治愈;9例三叉神经痛术后发作性疼痛消失;7例Meniere病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有利于保护小脑、脑干、神经和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1997年8月至2007年2月经显微切除2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幕上下联合入路4种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68.1%);5例次全切;2例大部分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手术入路和娴熟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枕下正中入路,咬除枕骨大孔后缘形成2cm×3cm大小的横行骨窗,显微镜下切开硬膜,分离增厚和粘连的蛛网膜,松解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并行软膜下切除,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侧的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口,必要时穿刺或敞开脊髓空洞,修补硬膜.结果: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平稳,无感染、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随访,MRI显示26例患者中5例空洞消失,脊髓接近正常;21例脊髓空洞腔缩小呈细线.结论:后颅窝扩大、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枕大池重建术,能有效地扩大后颅窝空间,饵除压迫及蛛网膜下腔粘连,恢复枕骨大孔区脑脊液循环通畅,是治疗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深部位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对颅内深部位占位病变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对25例颅内深部位占位病变进行定位、设计手术入路及病灶切除.结果:本组病例在神经导航系统的引导下病灶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手术后患者重要神经功能未造成不良影响.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为颅内深部位占位病变手术提供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准确可靠,有利于提高病灶切除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精确度,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CT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的估价,CT扫描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其脑室脑池形态、脑室/颅腔比率、中线结构移位等变化特征,从而估价颅内压,其结果与颅内压监测结果对照,分析颅内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1)CT显示三脑室、基底池受压明显或消失,脑室/颅腔比率越小,中线结构移位越严重者,颅内压升高超明显;(2)颅内压越高,预后越差,生存质量越低;(3)CT能够估价颅内压,并由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壳核或以壳核为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6例,均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血肿完全清除231例(93.9%),近全清除15例(6.1%).术后无一例血肿复发.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本手术方法不受出血时间的限制;不受血肿量大小的限制;能充分利用脑组织正常间隙及非重要功能区进行操作,脑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能够清晰看清出血点,更准确有效地止血,降低了手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血肿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