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利用蒙特卡洛法对多孔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构,并验证了重构模型具有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的分形特性.对重构的多孔材料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利用二值化原理识别网格中的固体基质和流体孔隙,构筑材料内部真实传热过程的串并联混合热阻阵列图,建立适用于各种均质和非均质多孔材料热导率的计算方法——二值化阵列法.基于该方法,对闭孔泡沫铝和硅酸铝耐火纤维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计算,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Diabetes)的临床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临床上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合系统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联合二甲双胍的相互作用及治疗糖尿的潜在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数据挖掘分析表明,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用药中,黄芪、茯苓、山药、丹参、葛根、白术常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共检索到常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96种,中药成分、二甲双胍及糖尿病三者交集靶点共204种,AKT1、MAPK3、MAPK1、RELA、TP53为核心靶点,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中药成分:华良姜素、Garcinone-B、葛根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与核心靶点对接结合能低,对接模式稳定。中药与二甲双胍联用具有减少不良反应、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共同作用于胰岛素抵抗、内分泌抵抗等糖尿病发病机制,共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中西医联合用药具有增效减毒的特点,可为中西医联合用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挖掘及整合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TCM)复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的用药规律,探讨核心中药治疗VM的作用机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分析中药复方治疗VM的性味、归经、功效,利用IBM SPSS Model 18.0和IBM SPSS Statistics 21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获得中药复方治疗VM的核心中药。应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检索核心中药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利用OMIM、Geencard数据库获得VM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和HIplot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及基因本体(GO)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1.5.7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及可视化处理。最终筛选出文献27篇,25个中药复方,78味中药,核心中药为甘草、半夏、川芎、白术、天麻,获得胡萝卜苷、甘草素、天麻醚苷、β-谷甾醇、天麻素等121个活性成分,可作用在STAT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