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问题上,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由”神”或”上帝”创造和安排的,是完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完全合理的、永恒的;另一派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人类经济社会自然演化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也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它既具有极大的合理性,也充满了不合理性,而且迟早要被历史所淘汰。前一派观点属于宗教唯心主义,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软起动采用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机,如压缩机、水泵、风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启动器,并在MATLAB的环境中,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的结果证明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软起动方法可以使电机空载或者带一定负载起动时起动电流比较小,同时起动过程也很平稳。  相似文献   
3.
在纳米碳酸钙原位改性、碳酸钙基润滑油清净剂制备等过程中,疏水碳酸钙纳米颗粒易富集在气-液界面处并对气-液传质过程造成影响。为揭示疏水碳酸钙纳米颗粒的分布行为,并量化其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程度,提出利用探索界面处颗粒层流变行为的方法来确定疏水性碳酸钙纳米颗粒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并预测其对传质过程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对界面处疏水碳酸钙颗粒层进行流变测量,量化不同疏水性颗粒加入条件下界面处的表面压力;另一方面,利用膜分散微反应器进行Ca(OH)2溶液-CaCO3疏水颗粒体系吸收CO2的传质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钙纳米颗粒的疏水性和颗粒表面浓度会直接影响颗粒的分布状态,进而改变界面处的表面压力,最终导致传质效率出现差异。当颗粒达到临界浓度、颗粒层呈现不可压缩的流变状态时,气-液传质系数会降低约一个数量级(从10-3 m/s到10-4 m/s)。此外,还进一步提出了气-液界面处表面压力与液相中碳酸钙纳米颗粒疏水性和表面浓度关系的计算式,进而确定了气-液体系原位合成改性碳酸钙纳米颗粒的适宜操作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