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对大鼠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传递的影响。方法:大鼠腹外侧视前区切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结果:依托咪酯(0.1μmol/L)可逆性地降低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的诱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幅度,但未能显著性改变其配对脉冲比率。依托咪酯(0.1μmol/L)作用下,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频率与幅度均显著性下降,其动力学参数未受影响。结论:依托咪酯可作用于突触前及突触后γ-氨基丁酸受体而抑制对腹外侧视前区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能传递,这一作用可能使其处于兴奋状态,进而抑制结节乳头体核的组胺能神经元,减少组胺释放而发挥麻醉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背部切口疼痛模型,以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PP)观察大鼠对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的主观反应。方法:在大鼠右下背部定位作手术切口并缝合后,以对乙酰氨基酚100 mg/kg伴药适应4次,每次间隔12 h,观察适应前后大鼠CPP值的变化。结果:切口痛大鼠在伴药适应后对伴药箱CPP值显著增加,而非手术用药大鼠及未用药对照组大鼠的CPP值变化无显著意义。结论:背部切口痛大鼠模型可以用于CPP实验,有助于观察大鼠对镇痛药的奖赏效应以及实验者评估动物对疼痛的主观不愉快感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技术对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两只西农莎能奶山羊进行鉴定。方法提取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两只受体西农莎能奶山羊母羊、西农莎能奶山羊供体细胞和两只对照组西农莎能奶山羊母羊的基因组DNA,通过5对具有显著多态性差异的引物扩增微卫星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微卫星DNA分析。结果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和供体细胞的基因型完全一致,受体母羊和对照组母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则与前两者均不相同。结论两只克隆西农莎能奶山羊基因组DNA来源于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与低频电磁场联合作用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对40只普通级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前腿双侧桡骨中段横断面骨折建模,并将实验兔随机分为Ⅰa、Ⅰb和Ⅱa、Ⅱb4个组,每组10只。Ⅰa和Ⅱa左侧进行低强度脉冲超声和低频电磁场联合治疗(U组),右侧仅进行低频电磁场治疗(E组);Ⅰb和Ⅱb左侧仅进行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B组),右侧进行假治疗作为实验对照(C组)。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强度为40m W/cm2,每天1次治疗20min,低频电磁场强度0.9m T,每天1次治疗40min。Ⅰa、Ⅰb组治疗2周和Ⅱa、Ⅱb治疗4周后,采用X线片指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X线片评分半定量分析表明,不论治疗2周还是治疗4周,U、B、E 3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与实验对照C组(P<0.05),但U、B、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和低频电磁场体外治疗都可以通过影响骨折愈合的愈合期和塑形期而促进骨折愈合,但两者叠加使用加速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