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导的四氯乙基硫代磷酰胺酯,并对它们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以及杀蚜虫、线虫活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PVA复合膜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可降解、抑菌、成膜性好的应用优势,但存在阻隔性能差、机械强度低、抑菌性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对壳聚糖-PVA复合膜性能上进行改进,将天然抗氧化成分根皮素加入其中,通过溶液复合法制备不同浓度(质量分数0%、1%、2%和3%) 富含苹果皮提取物根皮素的壳聚糖-PVA复合膜,测定其机械性质与水蒸气透过率,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根皮素的加入增加了壳聚糖-PVA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其断裂伸长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和截面.此外,红外光谱(FT-IR)测试显示,在薄膜基体中形成了氢键.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根皮素的添加对壳聚糖-PVA膜的无定形性没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富含根皮素的壳聚糖-PVA膜的抗氧化活性(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和抗菌能力均有所提高.上述结果表明,根皮素是一种优良的添加剂,有助于壳聚糖-PVA膜的性能提高,在食品包装薄膜开发方面具有潜在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PHMS/VAc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含氢聚甲硅氧烷(PHMS)/醋酸乙烯酯(VAc)/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方法、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对乳液的粒径、粘度、表面张力及存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采用非离子和阴离子的复合乳化剂可明显提高乳液性。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梧桐飞絮中的锌、铜、钙、镁、铅等5种元素的含量,考察了两种消化方法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简单,精密度高,RSD为0.3405%~3.1045%,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4.62%~106.95%.  相似文献   
5.
PCl5与Cl3CCHO加成后在低温下通入干燥的H2S/g,可制得Cl3CCHClOP(S)Cl2(1),(1)依次与取代苯酚、胺反应合成了12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标题化合物。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合成方法、波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规律。结果表明该类硫逐磷酰胺的抑制植物生长活性较高,而硫逐磷酸酯的杀虫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表征了结构新颖的含有硝基的超支化聚苯撑乙烯(PPV)聚合物,聚合物的结构得到1 H-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的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A)可知,该类含有少量结晶相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86.6、370.4和397.8℃.聚合物固态时的紫外最大吸收及荧光最大发射相对于液态的紫外最大吸收及荧光最大发射来说,波长有较明显的红移现象,同时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征.这种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器件将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纳来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井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Gilch反应合成了结构新颖、含四官能团单元的超支化PPV聚合物P1~P3.聚合物的结构得到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的确证.通过热重分析(TGA)得知,该类非结晶相的聚合物热分解温度较高,分别为371.7、386.6和391.8℃.所合成的聚合物固态时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相对于液态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波长有明显的红移现象,并且该聚合物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征,在电玫发光器件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将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1,4-二(5'-醛基噻吩基-2')-2,5-二辛氧基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钯催化剂以三丁基锡噻吩与取代的对-二溴苯(3)反应(Stille偶合)生成取代的苯基噻吩(4),产率达到95.2%.由于目标产物(5)本身具有多芳环共轭体系.其荧光效应相当强烈,在氯仿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UV-vis)和荧光发射(PL)的最大波长分别为413 nm和477 nm,固态荧光发射(PL)波长为504 nm.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TS)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聚合方法和有机硅单体含量对聚合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粒径大小和粘度的影响,采用PCS跟踪了聚合过程的粒径大小,并对粒子形态采用TEM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采用种子乳液法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良好.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径逐步增加.随MATS用量的增加.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变差,乳胶粒的平均粒径增加,乳液的粘度增大.乳胶粒子呈球形,粒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