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从大气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诊断入手,结合FY-2C云图及其产品等探测资料,分析了晋城市“7·29”致洪暴雨的成因和特征,为今后预报致洪暴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晋城市区2004—2005年空气质量日报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晋城市区可吸入颗粒PM10污染状况及相关气象条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713雷达资料等,分析了2006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南部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低并入贝加尔湖低槽,低槽发展引导冷空气南下。为暴雨区提供了触发条件;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导致低空急流的建立、发展与维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的暖湿空气;低空的暖式切变线为暴雨区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次超级单体对流风暴的形成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FY—2C云图结合713C雷达回波分析,对2005年7月连续两次发生在山西南部、河南省的暴雨天气为主的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