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了研究箱梁腹板在竖向预应力作用下应力分布的特点,以狭长薄板模拟腹板,导出其在单根竖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解析解、数值解,并与有限元计算对比,结果吻合较好.在多对力作用下叠加原理成立,模拟腹板在竖向预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导出竖向正应力的解析解,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其数值解.引入应力均匀度参数λ和应力水平系数κ,计算得相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求解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截面的剪力滞效应,研究了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模式,证明了按二次抛物线定义翘曲位移函数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利用变分法,推导了等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截面的翘曲位移函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差分法,进一步推导了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截面的翘曲位移函数、附加弯矩、挠度以及剪力滞系数的递推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按二次抛物线形式定义广义纵向位移函数对于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同样可行;宽跨比是个敏感参数,差分法可用于求解任意荷载、任意边界条件下的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截面的剪力滞系数。最后利用工程实例实测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加以验证,3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应用降价的连续体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近似的动力响应分析.连续体方法利用格子框架系统的重复特性生成有限元模型,其自由度显著少于按传统离散有限元模型技术形成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用连续体模型进行结构卓越周期的计算以及时程响应预估是足够精确的.  相似文献   
4.
桥墩M-φ曲线的求解一直是桥梁弹塑性阶段抗震分析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数值解法,分弹性和弹塑性两个阶段对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M-φ曲线进行了求解,并用VisualC++编写了计算程序.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座桥梁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其简便、实用、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确定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的顶推力,基于力法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单柱式墩连续刚构桥先边跨后中跨合龙的顶推力解析计算方法。以某三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工程为例,应用解析法计算先边跨后中跨合龙的顶推位移和顶推力,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法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消除5 年收缩徐变及合龙温差引起的墩顶水平位移为原则进行计算比较,并以工程实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解析法计算值、有限元计算值和实测值三者之间误差很小,解析法与有限元法计算误差小于10%,表明解析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用随机等效线性化方法分析带非线性滞回减震装置的桥梁地震反应,以地面加速度为平稳高斯过程作随机谱分析;此方法足够精确,相对确定性分析法更便于对减震装置作参数分析及设计,且该方法可以推广于非平稳反应计算.  相似文献   
7.
旧桥加固方案评价是旧桥加固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方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评价指标权值不确定性等问题,在方案评价常用的灰关联理论中引入组合权值的概念,将改进AHP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提出了确定指标权值的一种非线性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组合权值灰关联法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人们判断的模糊性和方案评价中存在的灰色信息,从而使方案评价更加客观。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
为了求解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滑移效应,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平衡方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结合变分方法,分别推导了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受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时,组合梁的界面相对滑移、组合梁挠度以及附加弯矩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使相对滑移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得到统一;附加弯矩与相对滑移趋势成正比,而与相对滑移量无关;界面相对滑移量与抗滑移刚度、截面剪力有关,并且会增加组合梁挠度;简支组合梁相对滑移在梁两端部达到最大值,而向跨中减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给出的解析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矩阵数据降维或低秩逼近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增量算法.假设矩阵数据存在双边分解,建立了两个相互耦合的特征子空间模型,因此增量算法由两个特征子空间的迭代更新构成.每一步迭代,新载入的矩阵数据沿着行(列)特征子空间进行正交分解,从而获得了行(列)协方差矩阵更紧致的表达.一旦该表达被建立,行(列)特征子空间的更新就可以通过解一个和矩阵数据的行(列)数相比更小规模的特征值问题来完成,算法的高效率得以实现.该算法被应用到人脸图像重构和人脸跟踪问题中,一系列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