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在自主创新中掌握了一批世界独创,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获得了一大批专利。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部分具有创新意识的项目立项困难;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一定影响;知识产权保护较为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即国家高度重视,给予企业政策方面的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的机制,针对需要进行自主开发;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国家和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家支持制定行业、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汶川地震驱动的通口河流域同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分析,获得通口河流域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对通口河流域构造、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因素(汶川地震)是导致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2)地貌因素为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3)以降雨为主的气候因素是导致震后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是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经验性的知识与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理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星堆文明的神秘消失,古环境演变应是重要原因,与全球性古气候环境变化直接相关.通过建立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以来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文化事件序列和古气候环境序列,进而将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成都平原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与中国其它地区基本趋势是一致的.古蜀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全新世以来气候的变迁直接相关并贯穿于古蜀文化演进的始终.其中气候温湿期对应着古蜀文化快速发展或繁荣时期,而古蜀文化的突然中断往往对应出现气候变冷干事件,显示古蜀文化演进与成都平原全新世气侯变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龙门山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情况作对比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汶川地震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是持续的,震后地质灾害形成的松散物源将以河流为载体,被输送到下游,并对下游水利建设、防洪防涝等产生较大影响;②构造因素(汶川地震)和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为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探讨汶川地震驱动的剥蚀作用及其在龙门山地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卫星影像处理和实地观测,对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确刻画,结合对该地区地貌高度、地形起伏度、降水特征等数据,进行地貌演化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控制了剥蚀作用的空间分布,地形起伏度也是控制汶川地震剥蚀作用的因素之一。汶川地震驱动的剥蚀作用不会造成龙门山宏观地貌高度的降低,受上冲断裂带的影响,龙门山可以维持现今的高度或者继续隆升。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已处于国家竞争的核心地位,在科技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子系统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降低成本、沟通主体、委托代理、监督规范等,而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发展不足,需要完善体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自我表露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大学新生自我表露的基本状况将直接有助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对晋中学院2853名新生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表明:自我表露程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城市生源新生明显高于农村生源新生,非贫困生明显高于贫困生,即自我表露具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及贫困与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