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是明末清初士林阶层的代表人物,但随着《桃花扇》戏剧中多情、懦弱、犹豫的书生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往往将戏剧艺术与历史真实混为一谈,对其进行道德质疑和批判,这严重影响了对历史真实中的侯方域个人及其文学成就的理性判断与客观评价.从研究现状看,学者们较为关注侯方域生平考辩与作品整理,入清前后的人格心态变化以及诗文研究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最难处理的环节.由于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让对外汉语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殊性,如何处理读音与字形的问题,这是其他语言教学中不存在的,却成为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因此针对外国学生读、写汉字困难的问题,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一系列策略,如部件教学与偏旁教学相结合;合理选取和组织所学汉字;展示汉字时遵循音在前、形在后的原则;采用认写分流的方法等,从而提高对外汉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明月熙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3):27-29,33
曹丕《典论.论文》开文学批评新风,萧绎《金楼子》在南朝亦成为文学创作的理论指引,二作虽相隔有年,但其中之继承关系清晰可见,同时因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以及文学自身发展轨迹的变化而又有着革新之处。这种继承与革新主要集中在立言、辨体、审美认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