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9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分别吸入前、吸入后2h、24h和48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h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L-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吸入IL-5不仅可以促使循环中EOS数明显增多,且还能招致其活化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应用逆转录酶链反应及索氏转移杂交技术分析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治疗组9例,非激素治疗组12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s,AM)中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6,IL-6)的mRNA表达。IL-6/β-actin比值表示。结果发现未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AM的IL-6/μ-actin为0.66±0.3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0.34±0.13,P<0.01)及激素治疗组(0.41±0.15,P<0.05)。提示表达IL-6的AM在哮喘的发病机理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抑制AM表达及产生IL-6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拥有良好的科研切入点和思路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在填写基金申请书时不善于表达则很难通过越来越苛刻的评审之关.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γ对哮喘患者抗原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EfectofInterferon┐gammaonAntigen┐inducedEosinophilInfiltrationintotheAsthmaticAirwayLiGuoxiuLiuGua...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分别吸入前,吸入后2h,24h和48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烽和分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h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L-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吸入IL  相似文献   
6.
探讨过敏哮喘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表达CD40的差异,采集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者静脉血用于纯化EOS,以流细胞仪检测CD40在EOS表达的表达,EOS胞浆中的CD40蛋白则以铭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结果表明,哮喘患者EOS表面存在CD40表达,但CD40并不表达于正常人EOS的表面,无论是哮喘患者还是正常人,其EOS的胞浆均可检测到CD40蛋白,人EOS均能合成和储存CD40,CD40分子可以移行到哮喘患者EOS的表达而不能移行到正常人EOS的表面,揭示CD40在哮喘的发病机理中具有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双盲及设置对照组的办法进行研究。在吸入IL5之前,对8例不吸烟的哮喘患者及6例非哮喘过敏性疾病患者测定其痰及血清的sICAM1;吸入IL5后,于2h、24h、48h及72h取上述标本分别测定其sICAM1的水平。结果示对照组患者的sICAM1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的改变。但吸入IL5后支气管哮喘患者于痰中sICAM1出现明显的增高,于48h达最高峰,但持续不超过72h。同样的结果亦出现在血清中。研究表明IL5可能是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痰及血的sICAM1增高的原因,对非哮喘过敏疾病患者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逆转录酶链反应及索氏转移杂交技术分析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治疗组9例,非激素治疗组12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macrophages,AM)中白细胞介素一6(interleukin-6,IL-6)的mRNA表达。IL-6/β-actin比值表示。结果发现未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AM的IL-6/β-actin为0.66±0.3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0.34±0.13,P<0.01)及激素治疗组(0.41±0.15,P<0.05)。提示表达IL-6的AM在哮喘的发病机理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抑制AM表达及产生IL-6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分别吸入前、吸入后2 h、24 h和48 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 h达最高值,48 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L-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吸入IL-5不仅可以促使循环中EOS数明显增多,且还能招致其活化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