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交通发展是区域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分析了交通因素对陕西省城镇体系的影响。结果陕西省各城市间吸引力大幅度提升,尤其是西安市对其余地级市的辐射。结论①交通的发展对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②交通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第二产业在中心城市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上升,同时第二产业沿交通线向次中心城市转移,毗邻中心城市的次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有所下降;③交通改变了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推动了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进而带动了区域整体上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和效应指数,定量评价陕西省1978-2013年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益。结果陕西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属于中等一类,但研究后期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有加强趋向。结论陕西省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应继续推进优化其产业结构,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陇县冰雹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灾害损失,为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陇县公元193~2005年的冰雹灾害资料,结合实际调查,对冰雹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冰雹发生路径、冰雹直径以及冰雹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等进行分析。结果降雹的年、月、日变化、降雹直径及造成灾害的冰雹持续时间比较显著,20世纪90年代冰雹日相对少一些,但以重雹灾为主。结论影响陇县冰雹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植被土壤和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4.
由于宝鸡地处大陆内部,地形封闭,降水年际变化量较大等原因,干旱已成为宝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植被覆盖作为影响干旱的重要因素,对于改善宝鸡地区生态环境,减少雾霾天气具有重要意义.将气象站点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对比干旱事件与多尺度SPI的符合度,将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与SPI-3进行相关分析,比较植被覆盖敏感性与SPI-3之间相关性在季节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SPI-3与干旱事件的对应关系最明显;②春夏两季SPI-3与植被干旱敏感性的相关性高于其他季节;③运用植被覆盖干旱敏感性分析宝鸡地区2016年4—8月敏感性程度及分布,发现宝鸡地区敏感性分布区域逐渐扩大,敏感性增强,敏感程度多为轻微敏感和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陕西省城市土地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与进程。方法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研究单元,以2006年和2016年陕西省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本数据,利用土地城市化率、城市土地扩展面积和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分别评价陕西省城市土地城市化的规模、水平与进程的空间分异格局。结果(1)陕西省各城市的土地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2)陕西省城市土地城市化率变化幅度出现正增长与负增长2种情况;(3)陕西省土地扩展面积较大与扩展速度较快的城市集中于关中地区,此分布格局与建设用地增长面积分布格局类似。结论陕西省土地城市化水平在各市间差异较大,并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各市区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理论曲线与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实际曲线,发现实际曲线上存在的两个转折点正好与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两次生物大绝灭事件基本一致,结合对事件层上下地层沉积相突变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古生物钟得到的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曲线中的两个转折点是由小行星撞击事件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8.
提升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能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虑人口流动因素,对陕西陇县城乡家庭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家庭人口流动较少,成员文化水平整体较高,对地震灾害认知能力较好;乡村家庭青壮年群体多数流出务工,留守成员对地震灾害知识、自救互救技能掌握不足。城镇家庭成员组成中青壮年群体占比较大,能够使用先进的通讯及交通工具,但参与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情况不足,备灾物品观念落后;乡村家庭成员生活环境封闭,观念保守,对地震宣传与应急演练认识片面,震时对外来救援依赖性强,地震灾害响应能力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数据对比、空间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宝鸡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地域差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00年,宝鸡市的老龄化特征已十分显著;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市中心区老龄家庭比重较大;年龄中位数、老龄人口密度、迁入人口数等与老年人口比重关联度较大。结论宝鸡市中心区人口老龄化特征显著,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宝鸡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为宝鸡环境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公众调查问卷以及模糊统计方法.结果 滨水区生态功能以及人工湖水面景观的可持续性差,开放空间系统性不足.结论 渭河人工景观美感好,但生态自然恢复功能差,应从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考虑,进行渭河滨水景现建设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