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木霉菌属的定义及其属下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木霉菌属的界定以及木霉菌属的属的属下分类。Bissett等人把木霉菌属(Trichoderma)分为5个组,共31个种。Hypocreanum组包括一个种,即T.lactea;Longibrachiatum组包括4个种,即T.lonibrachiatum,T.citroviride,T.pseudokingii和T.parceramosum;Saturnisporum组包括2个种,即T.saturnisporum和T.ghaneuse;Pachybasium组包括20年种,即T.crassum,T.craoceum,T.faxciculatum,T.fertile,T.flavofuscum,Trichoderma anamorph of Hypocrea gelatinosa,T.harzianum,T.harzianum,T.longipilis,T.minutisporum,T.oblongisporum,T.polysporum,T.pubescens,Trichoderma anamorph of Hypocrea semiorbis,T.spirale,T.strictipilis,T.strigosum,T.tomentosum和T.virens;Trichoderma组包括4个种,即T.viride,T.aureoviride,T.koningii和T.atroviride。以上是木霉菌属目前最完整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植病生防木霉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不同植物根际的38株木霉菌菌株(包括哈茨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和绿木霉菌)进行了棉花立枯病盆栽防治试验以及用290条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38株木霉菌都能够降低病害严重度,按照防治效果的高低,38个菌株可以分为6个组。共有59条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条带,根据UFGMA聚类分析,其中9条引物(S1,S42,S60,S122,S146,S147,S171,S180,S181)在防效最高的菌株中产生相近的与其他菌株不同的扩增条带,表明这RAPD技术可以用于本霉菌类生防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鸟巢菌转化作物秸杆为真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不同的鸟巢菌对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秸秆进行了降解试验。发现鸟巢菌对天然秸秆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最高可以达到66.6%,粗蛋白含量最高可以达到22.5%;硫酸铵对于鸟巢菌降解玉米和小麦秸秆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鸟巢菌来说,添加硫酸铵IVDMD和降解产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鸟巢菌降解玉米秸秆后生物量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鸟巢菌能促进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当向玉米秸秆中添加硫酸铵时,鸟巢菌能使降解后生物量中氨基酸含量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含有外源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菌株——巨大芽孢杆菌B13011和B13012进行了小麦根际定殖能力,平板抑真菌能力和盆栽防病试验。两重组菌株均能在小麦根际及根内成功定殖;在盆栽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棉花立枯病、棉花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的防效与受体菌B1301相比达显著性差异(P=0.05,LSR测验),其中B13011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1.61%。两重组菌株均能提高受试作物的生物量,其中B13011提高棉花的生物量达39.40%。  相似文献   
5.
对60株分离自不同植物根际的木霉菌菌株(包括哈茨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和绿木霉菌)进行了平皿对峙试验、测定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所有菌株在这三个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选择38个抑菌能力、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不同的菌株进行的盆载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棉花立枯病都有防治效果,但不同菌株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木霉菌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效果与平皿对峙抑制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间没有数量上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木霉菌的形态学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定与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1株来自不同植物根际的木霉菌(Trichoderma spp.)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有47株,绿色木霉菌(Tricoderma viride)10株,康宁木菌(Trichoderma koningii)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ens)分别为两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并采用UPGMA选取和类分析,结果表明,将距离系数D=13.8作为聚类分析阈值,61个菌株可分为A,B,C三个组,距离系数D=9.1时,A组可分为A1,A2,A3,A4,A5五个亚组,A组包括47株哈茨木霉菌,是主要成员。此外A组还有8株绿色木霉菌,两株绿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菌,B组只有一株绿色木霉菌,C组由一株绿色木霉菌和一株康宁木霉组成,表明木霉菌具有明显的形态学多样性,而哈茨木霉是存在种下分类群,还发现蛋白质电泳分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缘有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病反应中的蛋白磷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发现有蛋白磷酸化现象发生,已经证明的有关因子包括MBP蛋白激酶、大雄疫霉激发子、丁香霉素、pp29和pp51蛋白激酶以及双链RNA。蛋白磷酸化是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植物抗病反应有关的蛋白磷酸化研究将会发现新的植物病害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