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解决含风电互联电网中风功率预测与实际风功率之间存在的风功率偏差,以及负荷突增所造成的电网负荷频率波动的问题,研究并比较了现有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干扰观测器与反馈控制器复合控制算法.该算法将风功率偏差以及负荷突增等视为集总干扰,设计干扰观测器估计集总干扰,并通过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抵消集总干扰的影响,并基于分离原理与线性矩阵不等式求取了观测器以及控制器设计参数,提出了算法定理并验证了稳定性.将所提算法与常用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r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比较,负荷控制算法对风功率偏差与负荷突增构成的集总干扰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收敛速度更快,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性能与鲁棒性.最后通过半物理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光电探测器前置视放及时序增益控制电路,给出了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考虑及参数计算,解决了高灵敏与误测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小型激光测距仪的电源,论述了激光测距仪电源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充电触发电路的工作过程及设计考虑,并给出了各部分的波形时序。  相似文献   
4.
重要节点对网络的影响非常之大,极少数的重要节点就能使网络崩溃,在电力信息耦合网络中,不仅可以根据重要节点的顺序对其进行保护来减小网络的损失,还能在电力信息耦合网络崩溃后通过重要节点的顺序对网络进行恢复,所以识别重要节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此问题,结合电力信息耦合网络中两网络不同的特性,考虑电力网和通信网的互相影响,借鉴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重要节点识别方法,以网络效率相对值、网络受损程度为衡量指标,在静态和动态攻击下对重要节点方法进行验证,并用渗流理论对级联失效过程进行分析。以IEEE30、IEEE118节点系统对应的电力信息耦合网络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为研究不同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徐武  沈智方  范鑫豪  刘洋  徐天奇 《应用科技》2024,(2):99-104+119
临床医生可通过观察眼底视网膜血管及其分支对人体是否患有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但由于视网膜中的血管错综复杂,模型在分割时会出现对微细血管分割精确度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结合残差模块Res2-net以及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的D-Linknet模型。首先,利用Res2-net代替基础模型中的残差模块Res-net以提升每个网络层的感受野;其次,在Res2-net中添加一种结合压缩激励(squeeze and excitation,SE)和门通道(gated channel transformation,GCT)的注意力机制模块,改善处于复杂背景下的血管分割效果和效率;在网络的解码层加入ECA确保模型计算的性能,避免因降维导致的精度下降;最后,融合改进的模型输出图与掩膜图细化分割结果。在公开数据集DRIVE、STARE上进行分割实验,模型准确度(accuracy,AC)分别为97.11%、96.32%,灵敏度(sensitivity,SE)为84.55%、83.92%,曲线下方范围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SVM分类精度与泛化能力,故提出一种基于融合Levy飞行策略与自适应变异因子优化QPSO-SVM算法.用量子粒子群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QPSO)对SVM进行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优化,并针对QPSO算法出现的早熟收敛的问题,采用Levy飞行策略与自适应变异因子对其进行修正.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的智能优化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投切并联定值电阻会改变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可以为故障选线提供更多信息.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并联定值电阻及稳态频域实部突变的缆线混合故障选线.首先分析了定值电阻投切前后稳态信息的差异,发现在投切定值电阻前后故障线路零序复电流实部变化明显大于健全线路,因此针对此差异,计算投入定值电阻前后零序复电流实部变换从而实现故障选线.大量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受不同故障条件影响较小,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  相似文献   
8.
线路中无功功率的分配改变,可能会影响关键线路的分布。文章以传输介数和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为计算手段,同时考虑了有功和无功,以这些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线路综合关键度。关键线路的断开使得电网的连通性变差,为维持系统稳定,电力系统需要切除部分负荷,故文章使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将IEEE39节点系统作为物理电网模型,计算得出关键线路排序。并从信息系统攻击使得电网线路发生故障,采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上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综合关键度可以较为准确地辨识出关键线路。  相似文献   
9.
冯程程  李琰  徐天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3):10116-10122
伴随着电力系统与信息系统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配电网逐渐发展为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这对配电网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当信息网局部节点失效时,可能使得电力网受到大规模扰动,从而导致电力网负载大量丢失甚至崩溃。基于信息网风险传播理论与预期故障分析方法提出一种配电网CPS安全性评估方法。首先分析CPS的结构框架,建立配电网CPS关联矩阵模型,再根据信息-物理系统的耦合相关性,考虑信息网节点间风险传播,构建信息-物理组合预想故障集,并提出安全性评估指标,最后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庄园  滕昊  徐天奇  李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9):7729-7736
针对罐体表面作业过程中避障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模糊避障控制算法。为保证爬壁机器人能够缩短到达目标点的时间,除爬壁机器人与障碍物距离量外,增加爬壁机器人与目标点的角度量作为输入变量,速度、角速度作为输出量,确定了各参数的论域与隶属度,建立了模糊规则表,采用重心法解模糊化;考虑罐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提出优雅降级避障控制策略,在探测传感器受扰失灵的情况下仍能够越过障碍物到达目标点。通过与人工势场避障法仿真比较,改进模糊控制法可更有效地避开障碍物,并在探测传感器异常情况下,也能保证爬壁机器人到达目标点,体现了该避障算法的优越性与可靠性。最后进行了爬壁机器人避障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