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沿海滩涂较具代表性的银杏采叶园(A)、银杏果-叶-农复合园(B)、银杏材-农复合园(C)等3种不同银杏-农作物复合系统种群复合结构、植物个体的生长结构、现实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种群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杏果用-叶用-豆科作物复合模式具有较大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较小的断面积密度指标值,同时具有利于间作种群共存的冠层结构和根系结构,便于调节种群动态和技术集成管理,是一种适宜的海岸带地区推广的优化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楸树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保护酶与丙二醛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丝楸和圆基长果楸的嫩枝为材料,研究了ABT处理下扦插生根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与生根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楸树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密切相关;叶片和皮部SOD活性各自呈现升—降和降—升的趋势;两部位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升-降的趋势;叶片PPO活性呈现升—降趋势,而皮部PPO活性则出现双峰变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转折点则由于品种的不同以及ABT处理与否出现很大的差异。对酶活性和MDA含量进行有效调控是突破楸树扦插繁殖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分子机理,对CiMYB46基因进行克隆,并分析其表达模式及启动子区的诱导元件。【方法】提取薄壳山核桃芽接愈合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RNA,根据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设置引物,通过RT-PCR进行基因克隆。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PCR方法克隆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果】克隆得到1条序列,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从起始密码子ATG开始,到终止密码子TAA结束共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所推导的氨基酸含有MYB结构域,与拟南芥中的AtMYB46聚为一类,将其命名为CiMYB46。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CiMYB46在嫁接体发育的维管组织形成期具有高表达,并与部分次生壁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具有共表达趋势。克隆得到CiMYB46起始密码子上游1 070 bp的启动子区域,经PlantCARE分析,结果显示CiMYB46启动子区域具有CAAT-box及TATA-box的基本顺式作用元件和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同时还具有响应包括脱落酸、茉莉酸甲酯、赤霉素、水杨酸在内的激素调控元件。【结论】CiMYB46可能与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中维管组织的形成有关,并受赤霉素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嫁接是繁殖薄壳山核桃的重要手段,拟从蛋白质水平揭示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机理。【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MALDI-TOF/TOF-MS,研究了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部位4个发育时期(嫁接后第1、6、10和25天)的差异蛋白。【结果】共成功鉴定48个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按功能可分为7类,包括能量代谢、抗性及防御、细胞生长、次生代谢、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以及未知功能蛋白。【结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脱羧酶、三磷酸腺苷酶能够为嫁接愈合提供所需的能量;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还原酶能够有效清除嫁接愈合过程中积累过多的活性氧; 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 类胱天冬蛋白酶、α微管蛋白可能参与管状分子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CiDGAT1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表达模式,为深入分析CiDGAT1基因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详细地了解管道机器人过弯时的动态特性,设计了一种全驱动轮式管道机器人。基于坐标转换法,分析了机器人过弯时质心与管道中线的相对距离Δx发生变化对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力学虚功原理,分析了机器人过弯时Δx发生变化对机器人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Adams软件对机器人过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经分析发现管道机器人在过弯过程中,Δx先快速增大后略低速减小,在运动特性方面,随着Δx增大,外驱动轮运动速度随之增大,内驱动轮运动速度则有所减小。当内驱动轮速度达到最低时,外驱动轮与内驱动轮的速度之比会发生小幅度波动;在受力情况方面,随着Δx增大,内、外驱动轮与管壁的接触力随之增加,此仿真模型中,在入弯阶段外驱动轮和内驱动轮与管壁接触力大小之比为1.4,出弯阶段此接触力之比约降为0.9。从平稳性角度来看,与入弯和出弯两个阶段相比,过渡阶段在运动和受力上均相对不稳定,故当机器人过弯时,将Δx的变化纳入运动分析方程有利于获得其更加精确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板栗密植园树冠结构特征与光能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方格法和分层法对江苏省新沂市沐河棵园4种不同密度(4m×3m、3m×2.5m、3m×2m、2m×1.5m)8年生板栗密植园的树冠结构特征和光能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大,树冠直径减小,绿叶层上移,叶幕厚度变薄,树冠体积减少;以叶幕中的光能分布随我照的变化而改变,其日平均透光率大小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范围均从叶幕外围向内膛而递减,树冠结构和叶面积指数(LAI)对PAR  相似文献   
8.
9.
密植板栗树净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8年生密植板栗园“九家种”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板栗净光合速率一般为4-20mg.dm^-2.h^-1明显低于苹果,梨等果树;(2)Pn的日变化规律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末期为单峰曲线,而在生长盛期为双峰曲线;(3)Pn的年变化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期及果实速生期,Pn的年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P.T.Pualu Sambu公司所属的种植园内对椰子-菠萝复合系统的地上、地下部分结构特征及生物生产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5年生椰子的叶片主要分布在离地面2 ̄9m的范围内,而菠萝叶片主要分布在离地面0 ̄80cm范围内;椰子的根系呈“喇叭型”分布,在表层土壤的分布范围小,深层土壤分布范围广,而菠萝根系主要分布在0 ̄30cm的表土中。复合系统的地上、地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