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大股东倾向于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来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富协同效应、盈利预期和股票价格,而在锁定期结束后,大股东将可能重新表现出隧道行为。探讨了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协同效应、紧箍咒效应,以及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后股权分置时代,优质资产注入对大股东、中小股东和整个社会的财富产生积极的影响,注入资产的优质程度越高,上市公司在资本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协同效应就越大。②由于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限售股解禁后,大股东将会通过隧道行为侵害上市公司的财富,高质量的资产注入将为解禁后的大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的资产注入行为本质上还是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当限售股的锁定期结束后,套在大股东头上的"紧箍咒"消失,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会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物期权的布图设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布图设计产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差异性和投资决策的动态序列性,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布图设计价值评估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实物期权方法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股权再融资中取得比较优势,企业具有通过实施盈余管理来获取相对业绩的强烈动机,以提高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判断.企业管理层试图通过虚增报告盈余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从而造成了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群体效应.在动态博弈中,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所有企业都实施最大可能的盈余管理构成子博弈纳什均衡,使虚增报告盈余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