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高校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及其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在农业技术服务过程中普遍遭遇“技术应用性不强”、“风险高收益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发展并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技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园区示范”模式和“产业关联”模式是该体系中的三大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但所起作用皆不容小觑,我国应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技术市场、加强产业关联等方式不断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然而中国农业正面临着经济转轨、国际化挑战、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等一系列新型挑战。农村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待遇、专业人才比例、推广条件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有三大功能,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面对高校新技术、新品种无法推广或多种磨损,成果转化率低,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遇到不同程度困扰,“三农’’问题不断增多等现状,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业院校科研工作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衡教学与科研在办学中的关系,确定转型时期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当前农业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就农业院校中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切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更离不开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成果从成果生产方向成果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是智性商品向物性商品转化的过程,是成果所有权从智性商品生产者向物性商品生产者转移的过程,同时,农业成果转化有很强的公益性,很多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大篷车作为科技载体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经验与做法.活动不仅送去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而且送去新思路与新方法,提高了农民和干部素质,转变了观点;还找到了农民致富项目,探索了科教兴农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多种模式,为农村发展和结构调整做出了实质性的成绩;为产学研合作、学校自身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实践证明大篷车活动是农业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重要举措,指出了深化大篷车下乡活动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7.
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实中我国农业科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还很突出。本研究宏观整个创新体系,以政府作为核心要素研究,通过对南京市的实证分析,浅析现有资金、人力、市场等制度政策环境,着眼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创新支持与激励制度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监督以保障政策得到畅通有力地执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南京农业大学“十五”期间大胆改革、努力开拓,培养教学人才、加强科研硬件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三管齐下,学校建设再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学校的“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单纯灌输到双向互动,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摸索出一整套科技下乡的活动经验,使科技下乡工作步步深入,层层落实。  相似文献   
9.
任伟  陈博  唐枭  张海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6):6628-663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由于自身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较强的适应性以及较为经济等优点,如今仍被用作桥梁首选的桥型设计之一。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许多桥梁在通车不久就相继出现不同的病害,其中梁板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病害较为常见,将会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产生较大影响。以一个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作为依托工程,分析了该桥梁端异常横缝产生的原因,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单梁的1/4模型进行分析,探讨预应力空心板梁在超载及预应力逐渐损失的情况下,对梁端产生横向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和预应力的不断损失,梁端附近混凝土损伤较为严重,且应力应变最先达到最大,先于其他部位出现开裂。在此基础上,通过TRM加固方法对损伤梁进行加固处理,整体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破坏形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滤将竹浆黑液接枝磺化产物(GCL1-JB)分成4个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级分,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分子量表征,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级分对水泥净浆和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分子量级分对水泥净浆和砂浆的减水分散性能优于低分子量级分,高分子量级分(大于50 000)在掺量0.5%时,水灰比为0.29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87 mm,120 min经时流动度损失为7%,3 天、7 天和28 天砂浆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59.4%,193.4%,143.8%。中等分子量级分具有很强的引气性和缓凝作用,可改善新拌砂浆的工作性,但是硬化砂浆后期的抗压强度低于空白砂浆。中分子量级分(10 000~50 000)在掺量0.5%时,水泥净浆初凝时间延长140 min,终凝时间延长297 min,28天砂浆抗压强度比为99.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