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饱和黏土在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固结效应.结果表明:温度对土颗粒的膨胀作用和孔隙比的收缩作用影响较小;高温作用下发生的热膨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变形的发生,高温条件下压缩指数较低温条件下有减小的趋势.但渗透性的增强使得该现象逐渐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期固结应力均随之减小.通过反分析得到了两种黏土的材料参数γ.材料参数γ越大,相同温度下的归一化先期固结应力越小.温度越高,水溶液的黏度越低,越容易被排出,其渗透系数越大,超静孔隙水压的消散越快,所以超静孔隙水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渗透系数随着孔隙比的升高而升高.粒径较大试样的渗透系数大于粒径较小试样的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的大庆石油文学呈现的文化选择既有传统的现代性,也有新潮的后现代性。认识论由总体性转向片断性,使文本结构呈现碎片拼接的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介入社会生活,使两性关系在文本中呈现出非和谐的紧张状态;变动不居的"游牧化"生活范式,使文本中的形象无法理解自己所预期并选择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半双工系统协同多用户接入协议中的用户节点协同工作方式以及基站的多用户信号检测和处理方式.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协同多用户接入协议,由中继节点对各用户节点发送的信号进行网络编码传输,基站端对接收到的所有用户节点和中继节点传输的信号进行联合迭代网络译码,进而恢复出所有用户的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网络编码系统的处理不仅能获得分集增益,同时还能获得编码增益.显著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另外,编码的码长可变使得用户数目的扩展方便.且对于不同的用户数可保持相同的编码码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新潮小说流脉的整体性研究过程中,权力关系模式是一个不可放过的切入角度。文本中任何一组构成能够通过社会关系进行联系的人物都不可避免地落入福柯阐发的"权力关系"系统当中,如父子关系与同事关系。新潮作家为我们揭发了一元化价值认同状态下,权力的微妙运作以及对于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并以此体现出其确切存在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5.
进场航班调度优化问题是终端区管理效率提升中的关键问题,可以将其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求解.马群算法作为新型群智能算法,其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在高维函数优化问题中得到验证,为将其优势运用于进场航班调度问题中,基于排列编码,提出交换和翻转行为结合的并行2-opt搜索的启发式搜索策略和新型概率融合个体生成的进化策略.在OR-Library案例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马群算法能够进一步提升进场航班运行效率,此算法在小规模算例中收敛速度和精度超过现有算法,在大规模算例中也能够有较好的结果,与当前最好结果最大差距仅为1.15%.  相似文献   
6.
场致发射显示驱动时序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场致发射显示驱动时序、提高图像显示质量,分析了不同驱动时序对场致发射显示可能出现的运动伪像和大面积闪烁的影响.在分析运动伪像和大面积闪烁视觉感知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仿真人眼的平滑跟随运动和对光信号的积分过程,估计并比较了不同驱动时序下的运动伪像;通过对光信号随时间变化函数的傅立叶分析计算得到不同驱动时序时的临界闪烁频率.进而提出了一种称作子段的驱动方法,这种驱动方法避免了运动模糊和动态伪轮廓的出现,而且通过提高帧频可以消除大面积闪烁.并分别在分辨率为96×72和96×3×72的场致发射显示屏上实现了该驱动时序.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含石量(70%,80%,90%)的不同尺寸的胶凝堆石料重塑样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含石量和尺寸效应对破坏形态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解释了试验现象.结果表明:随着含石量的升高,压应力区与拉应力区相互交错分布,最终破坏时,受张拉破坏和剪切破坏共同作用.破坏形式从张拉劈裂破坏的一条曲折延伸的裂纹,逐渐转变为多条裂纹的剪切-张拉复合破坏模式,并伴随着局部区域颗粒的崩落.尺寸效应对重塑样的破坏形态影响不明显,而对力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大尺寸试样的力学性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两种碳纳米管场致发射阴极的制备方法,包括雾化喷涂法和丝网印刷法,对碳纳米管的提纯分散、浆料配制、浆料喷涂和印刷方法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结合模型计算、电镜分析、发射性能测试,对两种制备发射阴极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丝网印刷阴极技术更适用于大尺寸的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显示.文中对阴极后处理技术也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南广铁路郁江特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36m+96m+228m+96m+36m)双索面斜拉钢桁连续梁桥,钢梁架设方案原设计为从主墩对称向两侧架设钢梁,经过对工艺、工期、成本的综合论证,确定采用从边跨向中跨架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概述南广铁路郁江特大桥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大体积水下混凝土封底不分舱封底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从浇筑前重点工序、布设导管及测绳、浇筑首封混凝土、浇筑其余封底混凝土以及封底混凝土测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