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毒性。方法采用原发性大鼠进行药物灌胃,用大鼠血压测定仪进行定期血压测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大鼠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实验证明其降压作用显著,并对机体无毒性作用。结论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为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高血脂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毒性。方法通过对Wistar大鼠饲喂高脂料,导致实验用大鼠产生高血脂模型。对模型动物采用复方红花降压胶囊灌胃治疗。结果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高血脂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其降脂作用显著。并对机体无毒性作用。结论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高血脂大鼠有明显降脂作用,为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牛蛙替代蟾蜍在生理学教学的实验效果,以探索这种实验动物替代的可行性。 方法 对牛蛙和 蟾蜍分别进行蛙心灌流实验和坐骨神经-腓肠肌刺激收缩实验。 结果 蛙心灌流实验中,牛蛙和蟾蜍离体心脏活 动在 Na+ 、Ca2+ 、K+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NA) 、氯化乙酰胆碱( Ach) 、乳酸( LA) 及碳酸氢钠( NaHCO3 ) 作用的影 响,变化整体趋势一致;坐骨神经-腓肠肌相关实验中,肌肉收缩最小时的刺激强度是 0. 1 V;0. 15 V 左右的刺激强 度可使肌肉收缩幅度达到最大值且保持不变;伴随着刺激逐渐增强,骨骼肌由开始的单收缩,转变为不完全强直收 缩,最后变为强直收缩。 受到刺激后,牛蛙与蟾蜍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分别 16. 6 m / s 和 13. 16 m / s。 牛蛙与蟾 蜍在上述实验中,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 结论 采用牛蛙替代蟾蜍开展生理学教学实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水棘针(Amethystea caerulea L.)叶表面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水棘针(Amethystea caerulea L.)叶表面着生的腺毛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水棘针叶表面只具头状腺毛.该腺毛的头部由两层分泌细胞组成,这是腺毛在发育过程中,其分泌细胞的原始细胞在垂周分裂后又进行了平周分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传输特性电控可调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通过介质块等效模型分析了SSPP单元结构在二极管通断状态下的色散曲线,并分析了不同单元结构参数对色散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SSPP传输线进行了设计、仿真与实测,并观察了频点处的场分布图。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通过同步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可实现传输线在带通与带阻传输特性之间的动态切换。其中,二极管导通状态下为带通传输特性,实测反射率低于-10 dB的通带范围为2.67~9.47 GHz。二极管截止状态下为带阻传输特性,实测带外抑制优于-20 dB的阻带范围为4.04~5.54 GHz,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情况良好。文中所做工作对于SSPPs的动态传输调控具有重大意义,也将极大地促进有源SSPP电路与器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验小动物艾美球虫(Eimeria)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指的实验小动物仅限于啮齿类 (大鼠、小鼠、地鼠、豚鼠 )及家兔。这些小动物寄生的艾美球虫种类繁多 ,寄生频度高 ,有些具有明显的病原性 ,危害很大 ,在《国标》中被列为应排除的寄生虫之一。球虫中除家兔艾美球虫在国内曾有较为系统报告外 ,其它小动物球虫尚少触及 ,属于本底不清 ,这是本文列题的目的。根据手头有的资料 ,粗略地整理 ,提出如下意见 ,供商榷。(1)根据艾美球虫的宿主特异性特点 ,将近 30多种球虫按动物类别分成五组 ,便于检索区分种类。(2 )目前分类依据主要是靠卵囊的形态特征 ,遇有虫种多时 ,种间特征则难辨 ,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确使用臭氧对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进行消毒的方法和浓度,达到既保证消毒效果、又保证屏障环境内实验动物及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方法控制2个臭氧浓度在0.32mg/m3和0.21mg/m3的屏障环境,进行消毒效果对比实验;选用清洁级ICR小鼠进行正常的生产繁殖,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消毒对小鼠产仔率、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空气中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臭氧浓度为0.21mg/m^3和0.32mg/m^3时都达到了灭菌效果;臭氧浓度为0.32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和臭氧浓度为0.21mg/m^3组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85%;臭氧浓度为0.21mg/m^3时动物的死胎率、肺部病变例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氨气浓度下降75%。结论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动态运行时,臭氧消毒最适合的剂量为0.21mg/m^3。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提高实验动物等级、加强实验动物标准化、法制化管理为目的的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1],但许多设施在建成后,因为运行费用太高,而无法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以草木樨(Mellilotus officinalis L.)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外源钙离子(0、10、20mmol/L CaCl_2)对盐胁迫下(0、50、100、150、200 mmol/L NaCl),草木樨叶片表皮细胞、气孔特性、表皮毛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浓度不超过100 mmol/L时,叶表皮细胞、气孔及表皮毛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当Na~+浓度超过150 mmol/L时,表皮毛出现明显损伤,表皮细胞及气孔下腔分泌物明显增多,气孔趋于关闭.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草木樨叶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结构,提高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有效地减小盐胁迫的伤害,增强了植物的耐盐性.尤其是10 mmol/L Ca~(2+)的保护作用优于20 mmol/L Ca~(2+),较高浓度的Ca~(2+)也会对植物造成胁迫.因此,采用外源Ca~(2+)增强植物耐盐性时,应根据植物特性,选择适宜浓度,避免造成双重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