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张保强 《科技信息》2012,(36):472-472
教学中的暗示,目的是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对学员进行暗示,而教员对学员的不同暗示,将产生不同的救学效果。教员只有对学员施以积极的暗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铝(Ⅲ)在HAc- NaAc缓冲介质中,与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内源性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荧光新方法.该体系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20nm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浓度在3.2×10-8~9.6×10-6 mol· 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3×10-9 mol·L-1,回收率在98.3%~99.4%之间.本方法已用于测定片剂中的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