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棉铃虫泛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泛素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真核细胞内依赖ATP的非溶酶体蛋白质降解途径,该途径对细胞内蛋白的选择性降解起着重要作用.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卵巢细胞Ha831中克隆了泛素基因的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AY456195.序列分析表明,该编码区的长度为228bp,编码76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560,等电点为6.56.同源性比较发现,棉铃虫泛素基因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96%以上的相似性,而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泛素的相似性为76%,所有已知的泛素关键功能位点在该泛素蛋白中均保守存在.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苏云金杆菌晶体蛋白Cyt1A对Vip3A表达和杀虫活性的影响,将p20和cyt1A基因与vip3A基因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HVC20,然后电激转化至苏云金杆菌无晶体突变株CryB中进行了共表达,以单独表达Vip3A蛋白的CryB(pHPT3)作为对照菌株。Westernblot结果显示,Vip3A蛋白在CryB(pHVC20)菌株中的最大表达量约为在CryB(pHPT3)菌株的2倍,这可能是由于前者中的辅助蛋白P20增加了Vip3A表达量的缘故,晶体蛋白Cyt1A的存在对Vip3A的正常表达没有影响。生物测定结果表明,CryB(pHVC20)和CryB(pHPT3)菌株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0.62!g/ml和78!g/ml,前者的毒力比后者提高了6倍,这表明Cyt1A蛋白和Vip3A蛋白对目标昆虫的毒力可能存在着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次发现粉纹夜蛾多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和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分别诱导斜纹夜蛾细胞Sl-zsu-1和纹夜蛾细胞Tn-5B1-4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1978年,广州市石龙寄生蜂中心研究站发现,寄生于柞蚕卵的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出现大量自然死亡和病态现象。经我们研究确定,这是由一种致病的类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s)所引起。患这种病的赤眼蜂,孵化率低,蛹或成虫常常死于寄主卵内;羽化出来的成虫,往往展翅不良,活动能力和寄生能力差,寿命短促。有时带病者症状并不明显,也不造成危害。同时检查广东省其他地区繁殖的赤眼蜂,无论以柞蚕卵还是以蓖麻蚕卵为寄主的,都常为这种类立克次氏体所感染。这对赤眼蜂的大规模繁殖和利用可能是一障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将含完整阅读框架的人t-PA(tissue-yt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cDNA克隆至昆虫细胞表达转移载体pBacPAK8中,获得重组质粒pBac-tPA。应用脂质体共转染法,将pBac-tPA和线性化杆状病毒BacPAK6 DNA共转染Tn-5B-1昆虫细胞。经空斑筛选获得11株重组病毒。经PCR鉴定与生物活性测定,获得一株高效表达t-PA的重且病毒BactP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云南和贵州省进行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资源调查时从不同地区采集到4个品系的具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以16S rDNA部分序列为分子标记对从这4个品系线虫中分离到的4株共生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测序结果显示,4株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完全一样.基于该段序列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具角斯氏线虫共生菌属异杆菌属Xenorhabdus,很可能是该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7.
根据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溶原性噬菌体G IL01(GenBank Accession Number:AJ536703)的同源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35株B.t标准菌株和生产菌株MZ1(血清型H3 a3b)的过夜培养物作模板,结果有16株菌株包括MZ1能扩增出大小约为750 bp的预期产物,推测这16株菌为溶原菌。MZ1菌株的过夜培养液与指示菌ZK1(血清型H25)混匀并在双层琼脂上培养12 h后出现了滴度为2×107pfu的噬菌斑,从而证明生产菌株MZ1确为溶原菌;又以G IL01同源性较高的其它四个基因设计引物,分别以MZ1的培养物及其溶原性噬菌体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两者得到几乎一致的带型,进一步证明了生产菌株MZ1为溶原菌,说明利用PCR法检测鉴定苏云金杆菌的溶原性是可行的。比较指示菌方法、直接电镜法和DNA鉴定法,PCR法快速简便,对B.t生产上快速检测其溶原性噬菌体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机分析转座子Tn917的全序列,详细阐述了其物理图谱、结构功能及其转录调节机制.Tn917的5个ORFs排列在同一条DNA链上,且阅读方向都从左至右.ORF1-3起始点的左侧翼排列有启动子序列和Shine-Dalgarno序列.ORF5(编码转座酶)和ORF4(编码拆分酶)的转录方向是一致的,翻译也紧密偶联在一起.在ORF3和ORF4之间存在1个res位点,与Tn3中的res位点基本同源.翻译衰减的功能与rRNA甲基化酶(由ORF2编码的、erm基因的产物)诱导有关,在这个结构基因的左侧翼有200bp的前导区域编码一个具调控功能的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由ORF1编码).  相似文献   
9.
新基因Splt137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MNPV)ORF137全长基因 (Splt137)。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 ,并转化大肠杆菌M15 ,在IPTG诱导下表达了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的一个 2 7× 10 7的蛋白质 ,经过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纯化 ,免疫家兔制备了抗Splt137抗体。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该抗体适合用作Splt137蛋白的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简称B.t.i.菌),是Golberg 1977年从以色列有蚊虫的污水塘泥里分离出来的一新变种——属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此新变种能急速杀死多种蚊子幼虫,是苏云金杆菌唯一已确知具有防治蚊虫显著活性的菌株。由于该菌对人畜无毒,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用于治蚊试验。我们于1979开展B.t.i菌灭蚊幼虫的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