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热磨处理不仅改变了秸秆原料的形态,而且改变了秸秆原料的化学组成、酸碱性与表面特性,有利于改善脲醛树脂对秸秆的胶合性能。笔对比分析了热磨前后稻草与麦秸原料的pH、缓冲容量以及表面自由基浓度。结果表明:稻草与麦秸秸秆原料呈弱碱性,缓冲容量远高于普通木材;热磨处理获得的稻草与麦秸秆纤维呈弱酸性,其缓冲容量比稻草与麦秸秸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不过仍高于一般材料;稻草与麦秸秸秆的表面自由基浓度只有普通木材原料的1/10;热磨处理所得秸秆纤维的表面自由基浓度比处理前增加了约4-7倍,效果非常显。  相似文献   
2.
激光散斑干涉法测木材的弹性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激光散斑干涉法是继激光全息干涉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简便的光测力学新方法。散斑干涉对于测定粗糙表面的面内位移特别灵敏,故用它来测定木材的抗拉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3.
用自旋标记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基)标记生物膜磷脂DPPC(二棕榈酰胆碱);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测定该磷脂的相变温度;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指出自旋标记ESR波谱法测定磷脂相变温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 处于干燥过程的含水木材需要外界不断地吸取热量,准确地测定这种热量,对于计算木材干燥的热效率和木质材料的加工有重要意义。由于木材中水和木材的结合状态与木材的含水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测定木材中水份脱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对于研究木材和水的结合状态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研制的原木光电检测仪是采用南林-Ⅰ型的直径传感器原理,配备TP-801单板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名为南林-Ⅱ型原木光电检测仪。它能自动、连续、非接触地测量原木长度、直径、单根材积,累加材积及根数。并由打印机自动打印记录。 它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测量直径的实际误差≤0.5cm。整个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牢靠,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是贮木场、制材厂、造纸厂等原木检测、分选、造材、合理下锯等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一项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检测系统,应用光纤SPR传感器与光度计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条件相同情况下,光纤SPR传感器测定叶绿素含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建立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共振波长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可通过光纤SPR传感器快速、准确地测定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LFMCW)雷达料位仪的基本原理,采用三角波调制和开关电容滤波器芯片,设计了雷达料位仪的硬件和软件电路。对雷达料位仪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在2~40 m的范围内精确测量物料的高度,相对误差小于1%。系统具有成本低、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差热分析法(DTA法)、核磁共振法(NMR法)和顺磁共振法(ESR法)分别获得杨树无性系I-69杨(Populus deltoidesBartr cv.‘Lux’)和I-45杨(P.×euramericana(Dode)Guineir cv.I-45/51)体内过冷水相变时的温度图谱,并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方法测定植物的过冷温度中,NMR法所测得的较准确;I-45杨的抗寒性优于I-69杨,I-69杨的过冷温度是-14℃左右,I-45杨的过冷温度是-20℃左右。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木材自动测量仪中图像传感器驱动时序电路的方法.选用ALTERA公司的CPLD作为硬件设计平台,运用硬件描述语言对驱动时序电路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部分程序(φ1的时序).采用ALTERA公司的仿真工具QUARTUSⅡ软件对所设计图像传感器的驱动程序进行了仿真,并用数字示波器测量输出波形.测量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用于木材自动测量仪中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炭化条件下竹炭的电子顺磁共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对竹材热处理至900℃的炭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00℃左右是竹材炭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热处理温度。低于600℃时,为竹材炭化的热解阶段;高于600℃时,为竹材炭化的过渡阶段,并且产生非常显著的硅效应。(2)竹材的热分解历程主要表现为自由基反应。(3)竹炭中的水分和炭化气氛对自旋中心的性质和弛豫机制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炭化阶段产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