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锐钛型纳米TiO2制备了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分析了硫酸浓度不同时其比表面积、失重率、红外光谱及催化活性的不同。当硫酸浓度为1.0mol/L时,它在450~900℃的失重率为3.3%,比表面积为105.2m^2/g,对乙酸和丁醇酯化反应的酯化率达到98.4%。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的重复使用性能好,在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中重复使用9次后的酯化率才由初次的99.3%变为84.9%。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4 xBxSi1-xO4-yLi2O(x=0.1-0.6;y=0.0-0.5)离子导体材料,并用DTA-TG,XRD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用溶胶-凝胶法可降低Li4 xBxSi1-xO4的合成温度;随Li2O的掺入可增强基质材料的致密性并可提高其离子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TiCl_4作为反应原料,NaF作为掺杂剂,采用无模板一步水热法合成了F掺杂的TiO_2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一系列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F掺杂的TiO_2样品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F的掺杂使TiO_2吸收边发生红移,由396nm红移到685nm,带隙能由3.00eV减小到1.81eV,提高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利用12W的蓝色LED灯作为光源,照射40min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94.3%.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吡略烷酮K30(PVP)为辅助模板刺,利用简单的沉淀-陈化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且稳定性较高的二氧化锆.采用TG,XRD,SEM以及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PVP为模板,可以获得有序的介孔结构,经过600℃煅烧仍能保持这种相对有序的介孔结构,且具有四方相的孔壁结构,显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改变PVP的浓度、溶液的pH值、锆盐浓度等因素可以有效地调控产物的孔结构和孔尺寸.  相似文献   
5.
以TiCl4为原料,采用胶溶法制备出了具有金红石结构的纳米针状TiO2粉体,该针形晶体长约180nm,直径约30nm,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iO2粒子形貌的影响,并采用TEM和XRD等方法对晶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文介绍了 prigogine 制约(Conderatian)关系式——反应体系中单一物质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并给出了阐明化学反应定温条件下的反应进度线和平衡状态变化规律性的图解方法。由于问题涉及到基础化学中经常使用的 Le Chatelier 原理的适用范围,故引起化学同行们的颇大兴趣;看来还有必要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的工作,以求得化学界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钴蓝颜料的结构,综述了钴蓝的制备方法,总结了钴蓝的应用、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钴蓝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ZnO是一种宽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高电子迁移率、广泛的激子结合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电器件材料;但因本征施主缺陷和施主杂质引起的自补偿效应等很难使其有效地实现n型向p型导电的转变.介绍了ZnO的p型掺杂机理、掺杂元素分类及国内外对p型ZnO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锌盐和碱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控制反应前驱液的组成,制得针状、花状、棒状和枣核状4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ZnO.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能谱仪(EDS)、X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并探讨不同形貌ZnO微/纳米晶的形成机制.以甲基橙模拟有机污染物,考察紫外光照下所得ZnO样品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ZnO晶体的粒度和形貌由其生长习性及成核、生长速率共同控制.ZnO的光催化性能与其颗粒粒度及形貌密切相关,棒状和枣核状ZnO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120 min内即可将甲基橙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0.
碘掺杂的TiO2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碘掺杂的TiO2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化学沉淀法等,总结了碘对TiO2的可见光活性的影响及机理,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