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1.
钙钛矿结晶形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分形理论和数字图像技术,建立了冶金材料图像分析的数学模型,用分维数对图像进行定量描述,用VC++语言开发了基于Windows的分析程序,对采用淬火技术获得含钛高炉渣试样进行分析,效果显著·程序使用方便,可以用视频捕捉、图像扫描及数字照片3种方式获得数字图像,然后进行分析,可广泛应用于材料与冶金领域的图像分析,结果准确,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静高压熔态淬火的方法,对Al_4Mn合金形成准晶的压力条件及热稳性进行了研究,在0.95GPa~4.45GPa的压力范围以10~2K/s冷却速率淬火Al_4Mn合金,在不同的压力范围得到了不同结构的准晶;并利用非晶态动力学理论就压力在准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荷时空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超光速的时空变换理论及超光速自由粒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建立了自由粒子超光速运动时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原子核质量的半经验公式,讨论了原子核的存在性问题,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在氧化镍矿焙烧氨浸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黄铁矿在氧化镍矿还原焙烧氨浸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通过XRD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还原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浸出效果.结果表明,氧化镍矿添加少量黄铁矿后,焙砂中的镍组分会以镍黄铁矿的形式存在,镍黄铁矿在NH3-(NH4)2CO3体系中被氧化并最终以硫酸镍氨络合物的形式被浸出,实现镍的富集与分离.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钙镁改性含钛高炉渣氯化过程物料易粘结问题,通过热力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检测研究了添加剂防止粘结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温度、配碳量、气体(N2+Cl2)流量和氯气分压对氯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添加剂磷酸优先与CaO作用生成高熔点的Ca3(PO4)2以及后者与CaCl2反应生成Ca5(PO4)3Cl,避免了低熔点钙镁氯化物富集而造成的物料粘结.当反应条件为温度850~900℃、配碳过量15%、气体流量400 mL/min和氯气分压40 kPa,得到最佳的氯化结果,60 min内氯化率可达到90.8%~93.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钒钛磁铁矿的固态还原过程及影响因素,讨论了磨矿粒度、还原温度和配碳量对固态还原金属化率及还原后炉料中钛走向的影响.采用煤基直接还原工艺流程,能够将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然后通过磁选,可实现钛、铁的有效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 100℃,配碳量为1∶1,磨矿粒度控制在75~150μm之间.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铁的金属化率和渣中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在80%和36%以上.该工艺为我国大批量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讨论了由N个约瑟夫结所构成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的特性.并导出了其理论表达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