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报道了利用作研制的一种新的光学元件-单频散斑光栅模进行面内位移场测量的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2.
云纹栅的栅线倍增和云纹倍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近年来采用光学空间滤波技术使云纹栅的栅线倍增和云纹倍增(云纹倍增又有分离栅和叠合栅两种方法)。在文献[1]、[2]、[3]、中已见报导,文献[3]还对此作了进一步发展并向实用化前进了一步,使云纹倍增率达13。这些文献多数是对栅线倍增和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散斑照相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应力分析,尤其是多孔径法[1~4]、园环孔径[5]和十字缝孔径[6]、[7]的应用,使干涉条纹的质量和对比度都有所改善。本文提出的方环孔径法是紧靠照相机物镜前放如图一所示的方环进行散焦散斑照相。对方环孔径的衍射晕和散斑颗粒大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衍射晕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个新的度量指标——实际通行需求度(ATUD)和加权通行需求度(W TUD),反映各入口车道的交通需求,并提出一种基于完全竞争机制的交叉口模糊控制模型,旨在通过匹配各入口车道的交通供需,达到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目的。模型的控制过程如下:绿灯时间结束时,算出各车道的ATUD和W TUD,将通行权分配给W TUD最大的车道所在的相位。如果通行相位被选中,则绿灯时间延长一个事先设定值;当绿灯时间到达上限时,则根据W TUD选择下一个通行相位。如果非通行相位被选中,则将通行权交给该相位,并根据其中ATUD最大的车道设定初始绿灯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传统定时和感应式控制的适用范围更大,自适应能力也更强。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关于分销渠道的层级、信息处理成本以及最终消费价格关系的简单模型。分析结果表明,TPL(第三方物流)在网络支持下利用信息流整合物流具有较大的利润潜力可挖,其中TPL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专业化优势以及相应减少的分销渠道层级这两个方面是挖掘潜在利润的主要源泉。还简要地分析了物流整合后的利润在参与各方的几种基本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6.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speckle,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xeperimental analyses of the diffraction halo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7.
提出在弱激光光源条件下进行ESPI测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及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DSPI测量精度受散斑调制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条纹倍增的新方法,使条纹密度比普通DSPI的条纹图密度增加一倍,并给同相应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信号交叉口模糊控制模型,并以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为比较对象,采用仿真技术,从各车道的排队长度、平均滞留时间、通行次数、通行时间和车辆通过率等微观角度分析了交通流的变化与控制方法的内在联系,从交叉口的平均延误、通行时间的均匀性和通过车辆数等宏观角度对比了三种控制方法下的交通效率和公平.微观过程的仿真剖析为交通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宏观结果则表明模糊控制下的交通更加高效与公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控制过程中既强调交通效率又兼顾交通公平,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交叉口模糊逻辑控制模型,该模型由2个子控制器构成.当前绿灯结束时,通行相位控制器根据各车道的车辆数和平均等待时间计算它们的交通紧急度,然后根据交通紧急度选择下一个通行相位,通行时间控制器则根据被选相位中车辆数最大车道的交通情况来决定通行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感应控制和Pappis模型相比,在车流量很小时控制效果相近,但随着各向车流量的增加,该模型开始优于其他模型,车流量越大优势越明显,而且变化十分平稳,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而且使交通供给更加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