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在15-15Ti钢表面沉积Ti/TiN/SiC功能梯度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表征薄膜的结构和形貌,并研究了镀膜15-15Ti钢在Pb-Bi合金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镀膜后的15-15Ti钢在Pb-Bi合金溶液腐蚀后表面无Fe_3O_4氧化层出现,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无啮合力齿轮泵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齿轮泵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径向力等问题,介绍了无啮合力齿轮泵的设计思想、结构原理和特点,以无啮合力齿轮泵体积最小为目标建立无啮合力齿轮泵的优化数学模型,应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无啮合力齿轮泵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运算,得出了优化结果,提高了设计精度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3.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4.
唐琼 《科技信息》2010,(29):I0069-I0069
文章全面论述了AutoCAD中图层概念和特点、图层特性管理器的运用、以及图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为正确熟练运用图层命令.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城  唐琼 《科技信息》2010,(33):145-145
张家界要想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展示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文章就展示设计在张家界的应用及推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掘进机的截割头作为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机器的整体性能。截齿分布、截齿数目等因素对截割效率、截齿的寿命及截割性能影响很大。采用SolidWorks建立截割头模型并使用仿真对新型59把截齿截割头的建模以及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找出截割头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不断改进模型,使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受的应力较小,且安全系数较大,满足材料的强度条件,能够适应工作要求。新型59把截齿截割头掘进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开发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前景市场,可以有效节约设计成本和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8.
在无水磷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乙二胺和二硫化碳反应后再分别与苄溴、2-氯苄氯、4-氯苄氯、2,4-二氯苄氯在室温下反应,以较好收率合成了亚乙基-1,2-双氨基二硫代甲酸取代苄酯(4a-d),其结构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a-d)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简称IE)专业人才培训既要重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又要注重做学、做事、做人的协调发展;既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又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个性的发展,以应用为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研究人员和机构固定化;二是研究成果零散、重复,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挖掘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价值,拓展研究空间,需要研究者联合作战,开拓研究视野,力争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