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透彻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对历代学者有关<山海经>的不同看法中,就<山海经>的内容(山川、乐园、主神)、语言特点(<<山海经>中的上古蜀语新探>已专文发表)与考古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山海经>巴蜀图语本成书于西周前期,战国初中期,华文本<山海经>由定居蜀地的楚国贵族后裔综合图语本、口头流传,再加入楚地神话以及中原、海外历史地理知识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就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进行了辩证的论证.根据宗教的发展历史和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首先是要对宗教文化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二是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其三是宗教与社会的适应是一个双向性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全球化进程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在网络全球化视野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在网络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下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回答。面对网络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如何处理好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建设、管理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持以科学技术手段来监督管理网络文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对历代学者有关《山海经》的不同看法中,就《山海经》的内容(山川、乐园、主神)、语言特点(《〈山海经〉中的上古蜀语新探》已专文发表)与考古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山海经》巴蜀图语本成书于西周前期,战国初中期,华文本《山海经》由定居蜀地的楚国贵族后裔综合图语本、口头文学,再加入楚地神话以及中原、海外历史地理知识编译而成。  相似文献   
6.
IntroductionTraditionale commerceapplicationsystemisimplementedbyusingHTML ,JavaScriptandASP ,PHP .Becausethebusinesslogicismixedwiththesourcecode,thescriptsarecomplexandunreadable .Thismethodleavessomuchconveniencetoprogram mersbutalsomakessystemmaintain…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功利性为一体的有偿的、有责任的传递信息的活动。广告作品中的图形与文字同艺术作品一样要可偿、可闻、可视、可读。一幅成功的广告作品必定是图形、图片的精心安排和文字的巧妙运用的杰作,使整幅广告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作为金沙江腹地,其笮海盐文化是金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文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文化,金沙江在《山海经》中称之为"黑水"、"赤水",而攀枝花市在先秦时代即《山海经》中说的"赤水之北"和《汉书》中说的"江南之地"。攀枝花从史前文化到青铜文化阶段,金沙江文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金沙江文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金沙江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以沙金而彪炳于世的(徐仲舒先生生前对丽水黄金的开采与转运有专文研究),从文化板块看,以西昌为中心的邛海文化区和云南大理的洱海文化区是以其鱼米为特征;昭通的千顷池文化区是以青铜文化为代表,以攀枝花为中心的笮海文化区是以其食盐为象征。纵观黄帝将次子昌意降居若水;西羌南迁金沙江流域;秦始皇在金沙江腹地置郡县;汉武帝开拓西南边疆;诸葛亮南征,可能是直指笮海的食盐而来的。可以说从《山海经》这一角度来研究金沙江文化,也就为攀枝花建设钒钛之都寻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