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现实主义走向多样化的洋洋景观中崛起的新时期女性文学,可说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绚丽夺目的浪头。它在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革新、创造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表现出一种通过补写或建构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乃至重建人文学科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SILL)为依据,对我校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普遍较低,学生最常用的是补偿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认知策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所有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前者对所有策略使用的平均值都高于后者;女生比男生更经常使用所有的学习策略。最后文章对造成这些特征及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也指出了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主义批评重要代表萨义德《东方学》是英美人文学科中最早对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殖民地统治进行抨击的一部力作,其要旨就是揭露西方如何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出发,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术语言说“东方”。但萨义德并不赞成民族主义式的对抗西方文化霸权,而倡导东西方对话和文化多元主义,这是他思想批判的个体经验方式,当然也反映了处在美国知识界的第三世界学者思想上的尴尬境遇,和无可选择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4.
文艺创作中的感知错觉艺术思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它往往更加细腻入微,生动别致地展现了特定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情感流程,让我们看到外在的"物理"是如何在个体的心灵中体察,内化,唤起我们共同的美感体验,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批评重要代表萨义德《东方学》是英美人文学科中最早对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殖民地统治进行抨击的一部力作,其要旨就是揭露西方如何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出发,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术语言说“东方”。但萨义德并不赞成民族主义式的对抗西方文化霸权,而倡导东西方对话和文化多元主义,这是他思想批判的个体经验方式,当然也反映了处在美国知识界的第三世界学者思想上的尴尬境遇,和无可选择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6.
美人是作家灵感的源泉之一,青楼名姬是文人名士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有时,一代名姬凋零,名士才子纷纷题吟,竞相赋诗作文,伤情凭吊,甚至形成文学创作的一时之盛。真可谓:一代名姬香消玉殒,四方名士魂消肠断。香魂飘散的美人给了现身在世的文人以无尽美丽的灵感,而现身在世的文人赋予香魂飘散的美人生命以超越时空的永恒。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伟大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才能到达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分析伍尔夫“双性同体”,可以看出这个术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女性她自己的利益,同样也是为了揭示男性的性别实质。毫无疑问,其中蕴含的对社会性别的透视提高了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 1882—1941)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里首次提出双性同体这一女权主义批评的重要概念,其强调对话、多元、异质,让男性因素与女性因素在同一平面上交流互动,从而改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点,对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的启示也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