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谱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易于自动化等特点,使其在核酸化学、蛋白质组学、糖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等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生物质谱在生物研究领域的普及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2.
一株磷矿粉分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磷矿土壤中筛选出能够降解磷矿的细菌,并鉴定它的菌属.采用连续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将磷矿表层土壤中的细菌进行筛选,参照常用细菌鉴定手册对所选菌种进行鉴定.经过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cohn的枯草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艾蒿、臭蒿和黄花蒿三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探寻其与叶面腺毛体的关系,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并利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毛体数量.结果表明:1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三者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化合物;2三种植物均含有顺-3-己烯酸乙酯、蒈烯、桉树脑、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3艾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罗勒烯、2,6-二甲基-1,5,7-辛三烯-3-羟基、樟脑、β-榄香烯、丁香烯、桉叶稀、杜松烯、E-环氧法尼稀,臭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羟基脲、β-蒎稀、β-榄香烯、丁香烯,黄花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3-己烯-1-醇、2-辛烯-4-醇、5,5-二甲基-1-乙基-1,3-环戊二烯、邻异丙基甲苯、莰烯、D-柠檬稀、β-蒎稀、E-β-法尼烯;4三种植物中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大;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其腺毛体密度也处于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小.  相似文献   
4.
桐籽饼粕粗蛋白降解菌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连续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将自然发酵的桐桐饼中的细茵进行筛选与诱变育种.得到三株能高效降解桐籽饼粕粗蛋白的细茼DBPTF1',DBPTF2'和DBPTF6',经过鉴定分别为地表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白色短小杆菌C. albidum,肉葡萄球菌S.carnosus.  相似文献   
5.
采用蛭石培养大豆,并施以不同浓度的硒处理,对大豆的表观性状、生物学性状、生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蛭石中补以适宜浓度的硒,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硒浓度过高,大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一定浓度的硒能够增强大豆的抗逆性能;蛭石中硒浓度高于5μg.mL-1时,脯氨酸含量上升,提高了大豆的抗逆性,而硒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时,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补硒浓度达到10μg.mL-1时,MDA的含量高于对照和低浓度硒处理,所以低浓度的硒(补硒浓度小于10μg.mL-1)有利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对大豆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当硒浓度低于10μg.mL-1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适量的硒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利于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桐粕降解菌DBTM6培养条件及降解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桐粕降解菌DBTM6菌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碳源、氮源、温度、转速、初始pH值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在摇瓶阶段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测定了该菌的生长曲线及其产生的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培养基各成分质量分数为:玉米粉2.0%,蛋白胨0.5%,NaCl 0.5%,最适条件:温度为40℃,pH为6.0,转速为200 r/min.在最适培养条件下测定了DBTM6菌的纤维素酶活力为3.5717 U/mL,果胶酶活力为1.1415 U/mL,蛋白酶活力为36.358 3 U/mL,比活力分别为13.8545U/mg,4.4279 U/mg,141.0331 U/mg.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花蒿青蒿素含量与腺毛状毛状体密度的关系,分别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定了8组青蒿素产量不同的黄花蒿的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同时利用HPLC法测定相应叶片黄花蒿素含量,再用SPSS软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株黄花蒿的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不同,体式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的最大值均是植株4号样,所得平均密度分别是(75.7±16.0)个/cm2和(29.4±5.9)个/cm2,说明体视荧光显微镜适合检测黄花蒿腺毛状毛状体密度,而扫描电镜观察腺毛状毛状体结构的效果更好;2黄花蒿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与青蒿素含量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34,P=0.0380.05.这再次证明了青蒿素主要在叶片的腺毛状毛状体内产生,而相关的显著性未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也有少量青蒿素在其它类别的细胞内产生.  相似文献   
8.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中硒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分级盐析法将高硒土壤上栽培的大豆蛋白质分为A、B、C、D、E五组,进而测定了各组中蛋白质的分布及其硒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吸收的硒主要贮存结合于蛋白质中。  相似文献   
10.
以降解腐熟的桐籽饼粕为基质,加入解钾菌制成生物有机肥.将解钾菌和生物有机肥加入三种旱地土壤,室温下培养100d,分析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极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水平,且土壤速效钾增加的数量与土壤本身的速效钾供给水平有关,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低的土壤增加最多,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高的土壤增加则较少;对土壤缓效钾的影响亦与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有关,在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较低的土壤中,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的释放,土壤缓效钾水平降低,而在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较高的土壤中,生物有机肥中的解钾菌能促进难溶性矿物态钾的分解释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水平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