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2.
3.
黄河断流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断流形热日趋严峻,断流的频率增加,时间延长,里程增长,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大西部战略的实施,在分析黄河断流造成的危害,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调蓄能力,加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适时开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等工程性和工程性措施,以防治黄河的断流。  相似文献   
4.
评价经济社会用水对生态用水的挤占程度和对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程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的有力措施.通过评价区域实际条件下可用水资源的耗用系数和水体纳污能力的利用系数,研究了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科学方法,为流域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酸性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构造景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惠进 《自然杂志》2005,27(1):33-36
柱状节理通常指发育于玄武岩中呈规则的四方、五方、六方棱柱体形态的原生张性破裂结构面。近年来。相继在浙江、吉林等地的酸性超浅成侵入岩、喷出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典型的柱状节理构造,对传统的柱状节理的成因提出了质疑。本以浙江临海桃渚、衢州湖南镇和吉林四平等地的酸性熔岩中发育的柱状节理为例,分析了其地质特征、科学意义和所赋存的景观资源及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报道的浙江东部四明山、天台山和大盘山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关系到我国东部第四纪环境问题,也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科学认识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实地考察,对所报道地区的地貌特点、成因和类型进行了分析、论述.所谓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是由风化、重力、流水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从末次冰期环境来看,浙江东部山地不存在发育第四纪冰川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浙江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都远远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但由于区域差异和历史的原因,浙江北部地区还存在受精劳动的过剩,并且转移难度在加大,针对浙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和转移现状,提出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小企业和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人口密集的场所,居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过高会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危害.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中选取了部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和教学主楼中的部分室内空间进行了氡浓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居室内氡浓度的变化范围为8.4~182.4 Bq·5m-3,低于Ⅰ类民用建筑工程≤200 Bq·5m-3的国家标准.室内氡的浓度主要取决于通风条件,通风不良的居室氡浓度最高时可接近200 Bq·5m-3;不同的建筑装修材料、楼层、气候条件、地面的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也会影响氡的浓度.氡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为22:00至次日10:00浓度较高,10:00-22:00相对较低.建议师生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在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中,采取相应的降氡、防氡措施,以确保师生免遭氡的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