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德拜图测定低对称晶体晶胞参数的电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柯享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了一个用德拜图测定低级晶族矿物晶胞参数的电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古破火山机构及其次火山花岗岩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福建平和钟腾地区为例说明古破火山机构及其与次火山花岗岩体的关系和特征。钟腾地区已探明有具工业价值的铜—钼矿床,在其周围地区亦已发现若干铜—钼异常点,对于钟腾铜—钼矿床赋存的区域地质背景过去研究较少,因此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找矿勘探和远景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火成岩系列钙碱系数。此法比直到为目前止还在流行的图解法有更高的精度,并使皮科克钙碱系数求值方法规范化。通过统计检验,能提供出岩系钙碱系数计算的可靠程度和合理性。用福建钟腾同熔型火山一侵入杂岩为算例,计算获得的钙碱系数为57.7,属钙碱性岩系,与其他地质方法所获得的结论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浙江泰顺洋滨斑岩锡矿成矿母岩为黄玉花岗质斑岩脉,主要有黄玉钾长花岗斑岩(Ⅳ号脉),黄玉二长花岗斑岩(Ⅰ号脉深部)和黄英斑岩(Ⅰ号脉浅部)。组成基质的黄玉占全岩10-22%,具典型火成斑状结构。组成斑晶矿物主要有石英、条纹长石、钠长石和黑鳞云母。根据全岩高的F/Cl值(146-303),强过铝质(A/NKC=1.574~12.938)和K_2O>Na_2O等特点判断,在成因上与华南S型花岗岩相似。石英斑晶中含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80-472℃,含盐度为3.7~44.4wt%NaCl。此外还含少量不均匀包裹体,由数个结晶相(石英,云母和黄玉)和气液相组成,它是在流体/熔体不混溶作用下被捕获的。本文还从富F熔体的解聚作用,不混溶作用和反向演化等方面探讨本区岩石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尔泰库威和可可托海伟晶岩绿柱石中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疆阿尔泰库威伟晶岩和可可托海3号脉伟晶岩中绿柱石所含的包裹体。两地绿柱石中包裹体类型有两类: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和气液流体包裹体。对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各相成分进行了拉曼探针测定研究,同时对各类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探讨了包裹体形成机制,两类包裹体代表残余伟晶岩岩浆演化的不同地球化学阶段捕获。含硅酸盐子晶流体包裹体捕获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时的一种超临界流体,捕获温度大于460~480℃;气液流体包裹体捕获热液阶段时的流体,捕获温度大于310~360℃(均无压力校正)。两类包裹体捕获压力范围为1.5~3.7kbar。  相似文献   
6.
幔壳混源型花岗岩成岩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討浙江省燕山期花崗岩11个岩体的岩石比学特征。燕山早期以花崗閃长岩为主,晚期以花崗岩为主。其平均化学成分与戴里数值比較,略偏硷性。文中共收集了113个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用这些資料以查氏和巴尔特方法进行計算,探討在铁鎂、碳酸盐、鋁矽酸盐同化作用下岩石化学成分演变规律。并相应研究了分異作用的化学特征,最后将两者之異同点作了合理比較。本文尚探討了花崗岩中微量元素特征。証明本期花崗岩成矿元素(Cu,Pb,Zn)、稀有及稀土元素含量高。这与华南同期花崗岩有近似之处,就微量元素存在状况,探討了各岩体有关的成矿作用。并对矽卡岩型磁鉄矿、中低溫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交代作用观点,从各个方面探讨了桂洋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岩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广泛发育的交代结构和变余结构;变斑晶微斜长石用光学法和X光法测定具最大三斜度;斜长石具很高的有序率;二长温度计和石英包裹体测温测定其成岩温度为400℃—500℃;由此说明,片麻状花岗岩在成因上与花岗岩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江西东乡—相山中生代S型火山岩带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德滋  刘昌实 《科学通报》1991,36(19):1491-1493
  相似文献   
10.
浙江洋滨黄玉花岗斑岩的Nd、Sr、Pb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滨斑岩锡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中部.含矿岩石主要由青黄玉的钾长花岗斑岩与二长花岗斑岩及黄英斑岩组成.这些岩石具有高硅、强过铝质、富集不相容元素、弱的铈和强的铕负异常以及高的稀土总量等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1.7±2.1Ma,(87Sr/86Sr)i=0.7142±9.同时,它们具有低的εNd值(-8.4~-8.0),较高的207Pb/204Pb(15.588~15.666)以及较古老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1597~1743)Ma.这些特征表明,洋滨花岗斑岩的母岩浆属于S型,它们可能是由本区未出露的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经部分熔融方式形成.初始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继之以流体岩浆/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