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四唑染色法、靛蓝染色法以及碘化钾反应法(I-KI)对檀香(Santalum album)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分析了四唑的质量分数、染色温度以及染色时间对檀香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并将各种不同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发芽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唑法测定檀香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测定条件为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四唑,在40℃染色3 h。四唑的质量分数(p<0.001)、染色温度(p=0.006)以及质量分数和染色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p=0.001)对檀香种子生活力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生活力测定方法之间差异显著(p<0.001),其中以四唑法测定结果与发芽率接近,是檀香种子生活力快速测定的理想方法。靛蓝染色法和碘化钾反应法均不适合用作檀香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越南黄花梨幼林阶段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为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越南黄花梨家系,以及越南黄花梨引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年生的越南黄花梨10种源46个家系的早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在分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早期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选择。【结果】越南黄花梨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达到显著以上差异,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0.81%~36.97%和4.20%~10.95%。各性状的种源重复力、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5±0.19)~(0.81±0.06),(0.27±0.16)~(0.59±0.09) 和(0.18±0.13)~(0.35±0.19)。运用综合指数选择,综合生长指标、叶型和冠幅性状选出早期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6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地径、叶色值、叶片叶绿素SPAD值以及冠幅的平均遗传增益为6.87%、6.54%、6.77%、2.62%、3.50%和9.43%。【结论】8号(兴安)种源不仅生长优良,而且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可作为越南黄花梨引种栽培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4.
用西峰黄土高原1984~2016年冬季平均气温和1984~2016年苹果树发育期资料,分析了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苹果树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999年为-0.5℃,比常年偏高2.3℃,最低值出现在1985年为-4.9℃,比常年偏低2.1℃。冬季平均气温80年代后期偏低,90年代偏高,2001~2016年偏高,33年来线性上升趋势为0.051℃/a。冬季平均气温与苹果树各发育期均为反相关,反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始期,相关系数为-0.44,其次是展叶始期,相关系数为-0.43,再是叶芽开放期,相关系数为-0.43。西峰冬季平均气温最高年与最低年苹果树各平均发育期差异最显著的是开花始期和开花盛期,偏高年比偏低年提前了12 d,其次是开花末期,提前了11 d,再是展叶始期和展叶盛期,提前了7 d,最后是叶芽开放期,提前了6 d。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脱落酸对檀香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半年生檀香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0、1、10、100 mg/L)对檀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脱落酸(1 mg/L)可以显著增强檀香幼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Chl a)含量,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 较低浓度的ABA处理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所提高,檀香幼苗的生物量积累也得到增加。随着ABA施用量的增加(10~100 mg/L),檀香幼苗生物量、QI、Pn、Chl a含量等均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幼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结果说明:低浓度的外源ABA可通过提高檀香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檀香幼苗的长势和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指数显著增强; 实验验证以1 mg/L的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目前收集的濒危树种降香黄檀种源的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为广东地区降香黄檀造林提供优良种源。【方法】 对广东省阳江市11年生降香黄檀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观测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比率,在生长和材性性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依据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进行早期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 8个种源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材积和心材比率在种源间的差异最大。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 < 0.01)水平,其余3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 < 0.05)。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材比率与胸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降香黄檀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种源地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影响,来自年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地区的降香黄檀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心材比率也较高。依据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将8个种源大致划分为具有明显地理格局的两类:一类为东部沿海种源,另一类为中西部山脉种源。 【结论】 降香黄檀的遗传分化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均有一定的关系。初步挑选出生长快、材质优,心材比率高的白沙种源可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降香黄檀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后期心材形成提供参考。【方法】以胸径6~8 cm的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设置CK、E0.1%(乙烯利质量分数0.1%,后同)、E0.5%、E2.5% 4个乙烯利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降香黄檀生长指标增长量、叶绿素含量(SPAD值)、比叶面积(SLA)、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在3个乙烯利处理中,E0.1%、E0.5%处理胸径增长量(ΔD)均高于对照,分别增加了8.97%、6.07%;E2.5%处理的树高增长量(ΔH)和材积增长量(ΔV)均较对照低,分别减少了67.39%和59.33%。各乙烯利处理对降香黄檀叶绿素含量(SPAD值)有显著影响,大小顺序为E0.1%>E0.5%>CK>E2.5%。E0.1%、E0.5%处理叶干质量、叶面积显著高于E2.5%处理,各处理比叶面积(SLA)大小顺序为E0.1%>E0.5%>CK>E2.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E0.1%、E0.5%、E2.5%处理下SLA和WUE都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光响应曲线所得光合参数显示,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E0.1%、E0.5%处理分别较CK增加了38%、26.22%。光饱和点(PLsp)随注射乙烯利的浓度先增加后略微降低但均高于对照,E0.5%处理最高。乙烯利各处理光补偿点(PLcp)均低于对照,E0.1%、E0.5%处理比CK降低了16.37%、20.92%。【结论】低浓度乙烯利可提高降香黄檀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E2.5%的乙烯利不利于降香黄檀树高和材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