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6-2007年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贝类(文蛤)养殖区的调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评价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绝大多数监测指标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Ⅱ类)的要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适合发展贝类养殖生产。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铜、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其中钦州近江牡蛎天然增养殖区2007年无机氮平均含量(0.40mg/L)超标0.34倍,铜含量最高值(39mg/kg)超标0.11倍,锌含量最高值(474mg/kg)超标2.16倍;合浦廉州湾贝类养殖区的东江口监测点2007年的无机氮(0.380mg/L)和活性磷酸盐(0.0362mg/L)略为超标,但均比2006年明显降低,2007年党江深水区监测点砷含量(39.11mg/kg)超标0.96倍。超标原因是养殖区外源污染或环境本底超标,而非贝类养殖自身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9年广西桂平市东塔鱼类产卵场水质调查监测结果,选择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4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产卵场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产卵场水质为类,不符合天然鱼类产卵场水质要求;重点污染物是总氮。建议有关部门开展产卵场沿江污染源治理工作,加强产卵场水域环境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修复产卵场水域环境,更好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沿海养殖的牡蛎体内Pb含量水平及污染危害情况,于2006年7~10月对广西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进行抽样检测,共采集牡蛎样品14批次,各采样点采2~3龄牡蛎20只.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检出含有Pb,含量为0.08~2.3mg/kg,全部样品含Pb的平均值为1.2mmg/kg;有9批次样品Pb含量(>1.0mg/kg)超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的限定标准,超标率为64.3%.基于养殖贝类在人们总膳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参考国外相关做法,建议我国牡蛎等贝类产品卫生质量标准应以养殖贝类产品中大肠菌群数值作为划型标准,以铅、铜、镉等重金属作为海水贝类养殖生产区的监控指标进行监测,并结合环境因素(水质、底质等)监测结果,评价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产品质量状况,这更符合生产及消费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