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从满铁调查、惯行再调查 ,杜赞奇的华北村落研究以及对华北村落的追踪调查再研究的脉络 ,探索了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 ,将满铁材料与民族志现在时田野素材糅合起来 ,的确可以体现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华北各地的祭礼习俗的历史考察说明,华北宗族的外在物化标志,即起着功能性作用的宗族聚合手段很少见,但在宗族的象征文化方面则呈现较显著的迹象。与华南的弗里德曼式的宗族相比,华北的宗族是表达性的、文化性的,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性的。当然,从完备的宗族要素角度来审视,华北宗族是一种残缺宗族。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5年4月25日晚上10点钟,我刚从人大上完课回来,打开电子邮箱查看有无邮件,像往常一样总是要先扫描一下网上新闻,发现赫然闪出一条惊人的消息:费孝通先生因病于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这一噩耗可以说不啻是和煦的四月忽然刮来了一阵寒风,我心里沉闷闷的,半晌无语。快晚上11点钟的时候,不知道哪一位发来一条手机短信:据悉费孝通先生昨日仙逝/一代宗师悄然而去/我怀着一颗敬畏心与一份失落感/请各位社会学人类学同仁志哀!虽说我与费先生并无直接的交往,但人类学大师的驾鹤仙去,还是令我怅然久之。24年前聆听他做报告…  相似文献   
4.
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将华南的宗族研究范式与华北的满铁研究传统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学术实践路线,这就是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它所具有的学术魁在于:(1)方法论上,确立了一种将不同研究传统结合起来的研究取向,即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2)与国际汉学人类学界接轨;(3)考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委,洞悉社会转型期的实质,对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华北村落社会提供一场人类学个案解说。  相似文献   
5.
在挑战弗里德曼的宗族解说模式时,黄宗智、杜赞奇以外显姓氏符号进行华北地方社会的宗族建构。然而,本人在山东后夏寨所做的田野工作表明,华北村落存在着同姓不同宗的社会事实。就此而言,以姓氏符号建构的宗族,不足以解释华北村落的实际亲属结构和复杂的村落政治现实。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国家、区域之内,还是在国际事务中,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冲突以及移民等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族群、族性概念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作为一种哺乳动物 ,不管有着怎样的生物性、动物性 ,但毕竟具有文化性、社会性的特征。因此 ,无论有过怎样的心灵漂泊 ,兰林友先生始终守望着他的精神家园。如若剖析人之所以为人 ,人类学便成为他的监护精灵和必修功课。因为无论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有着怎样的争议 ,但人类学终究是研究活生生的人———其文化与人性———的学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