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观察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子孢子表面抗原CP 23 DNA疫苗免疫山羊诱导其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性作用。将重组质粒pCR3.1-23经鼻粘免疫怀孕山羊,用ELISA测定IgG和IgA抗体滴度,用C.parvum卵囊经口对其后代攻虫感染。抗CP23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且抗体滴度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高。C.parvum卵囊经口感染后代,试验组山羊后代与对照组相比,卵囊排出数量减少,排出时间缩短,微小隐孢子虫表面蛋白CP 23 DNA疫苗能诱导山羊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对其后代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有各种基因枪在微弹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减小冲击波影响,提出一种基因枪结构。将裹着基因疫苗的微弹吸附在不锈钢网上,并将不锈钢网放置在加速通道中加速微弹。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制了实验装置,测试了装置的性能,并利用该装置将pEGFG质粒导入H e la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基因枪在0.3M Pa的气压下就可以把微弹加速到300m/s以上,且微弹在靶面分布均匀;射入H e la细胞的pEGFG质粒也得到了表达,能满足基因疫苗接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野生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方面由于其活动范围广,特别是候鸟还具有定期长距离迁飞的习性,既存在受禽流感病毒侵染致病的可能,也存在传播禽流感的潜在隐患。只有把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以及进化规律综合起来研究与宿主环境生态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清楚的了解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使野生鸟类资源面临许多生态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全球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严重影响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942年首次发现于西非科特迪瓦,逐渐扩散至非洲及亚洲大部,涉及四十余国家.2007年7月首次传入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并于2008年6月再度爆发,且呈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该地区有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反刍动物,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潜在宿主,它们随季节迁徙及夏季产仔的习性更增加其受小反刍兽疫感染并传播小反刍兽疫的可能.因此,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必将有利于正确评估小反刍兽疫对野生有蹄类动物的威胁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与控制小反刍兽疫疫情.  相似文献   
5.
甲型H1N1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斌  王承民  董国英  罗静  赵宝华  何宏轩 《科学通报》2009,54(12):1661-1672
以10个甲型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基因PB2, PB1, PA, HA, NP, NA, NS和M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并用不同的软件对PB2, HA, NS1和M2蛋白氨基酸序列、糖基化位点及抗药性位点分析. 结果表明, 甲型流感病毒北美毒株的基因片段是一个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重组株. HA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北美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IPSIQSR↓G, 不具有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性, 同时NS1蛋白第92位氨基酸残基由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Asp→Glu), PB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第627位均为谷氨酸(E), 这些特性表明对人具有明显的亲和性, 但推测对人具有较低的致病力. M2蛋白的同源建模表明了北美毒株M2蛋白的药物敏感位点突变为抗药型位点, 推测北美毒株具有抗金刚烷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NA蛋白序列分析表明了北美毒株仍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预防和控制甲型流感北美毒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方便、敏感和特异的SARS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利用PCR扩增,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S蛋白基因中从第68~918位碱基的基因序列(S1蛋白).并通过pGEX-4T1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了SARS病毒S1蛋白,用超声波破碎菌体及用不同浓度的尿素洗涤包涵体,纯化了S1蛋白,纯度可达75%以上.以在E.coli高效表达的S1蛋白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SAR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检测,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为5μg/孔.用纯化的E.coli表达的抗原包被酶标板,用5 g/L的小牛血清进行封闭,以正常E.coli裂解上清液稀释待检血清.实验表明,应用表达的蛋白作为诊断SARS抗原具有特异性高、抗原易纯化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野生动物细菌性疫病的现状,通过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的阐述,提出了野生动物细菌性疫病防控策略,依法建立长期有效的防控机制,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