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实验体系及实验内容的改革,增加自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增加科研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以钼酸钠为钼源,乙二胺为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几何外形为长方体的紫红色晶体(C2H8N2)11[Na2Mo10P6O60],并利用XRD、SEM和DSC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晶体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最佳原料配比(摩尔比)为钼酸钠:磷酸:乙二胺:水=(0.41~1.00):(1.65~5.51):(0.063—4.07):111。  相似文献   
3.
仪器分析及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科学仪器的开发和广泛应用而愈加凸显出来。为了构建整个课程体系的认知结构,适应当今社会对综合性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的特点以及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本文探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中的开发与设计,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超白玻璃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对国、内外两种超白玻璃原片,法国圣戈班超白玻璃和中国山东金晶超白玻璃的组分和微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玻璃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玻璃均为非微晶玻璃,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两种玻璃的表面都很光滑,没有观察到晶态物质存在,断面SEM图存在明显的区别,圣戈班玻璃中存在分布较均匀的结晶物质,金晶玻璃则有一些微米级小孔存在,圣戈班玻璃组分初步为NaO-CaO-SiO玻璃,金晶玻璃的成份除Na、Ca、Si、O外还含有。Mg圣戈班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达到90%以上,金晶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低于90%,圣戈班玻璃的弯曲强度明显好于金晶玻璃。22  相似文献   
5.
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大学新生面临的情况日趋复杂,本文就大学新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新生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泥沙淤积是迄今制约水库长期利用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水库实测淤积资料、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多方面证明了粒径d〉0.1mm粗沙会在水库回水末端特定位置或大江大河径流水库集中分选沉积.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占入库比例很少的粗沙对大型河道型水库淤积三角洲坡面、最终冲淤平衡坡降和淤积程度有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水库特定按固定河段持续挖粗沙以降低平衡淤积坡降、控制淤积和增加长期利用库容.三峡水库模型计算实例表明,年挖砂5000万t/a(三峡设计泥沙系列)或3000万t/a(蓄水前10年系列)可降低水库百年淤积量20%,回水末端淤积大幅度减少,水库平衡坡降减小25%~30%;水库50~100年基本趋于冲淤平衡,可避免长期、持续大量淤积的局面.同时,在黄河小浪底水库回水末端挖粗沙不但可减少水库淤积,而且还可拦截粗沙进入下游而降低黄河下游冲淤平衡坡降.在小浪底水库大量拦沙、冲刷下游河道所营造的相对良好河型基础上,可以期待长远只利用在现有水库拦截粗沙便可缓解或实现黄河下游河道不抬高.  相似文献   
7.
络合滴定法内容复杂,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难懂。将中心教学法应用于分析化学络合滴定教学中,提出了中心结构模型,很好的解决了络合滴定内容学生难于理解,不好掌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有机化学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对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的的开课目的、课题选择、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具体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半微量化,试剂用量可减至常量的1/2~1/3,可节约实验开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本文以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为例研究半微量实验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三峡水库运行后期存在的泥沙问题,提出在水库变动回水区固定河段进行较大规模挖粗沙减淤的方法,冀以减少水库后期淤积,保障三峡工程长远利用,持续发挥综合效益。分析了当前的挖泥技术和建筑河砂的市场情况,认为现在开始在三峡水库较大规模挖取粗沙已经比较经济,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一维不恒定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20世纪60年代(60s)和90年代(90s)水沙系列方案进行计算。将0.1mm以上泥沙作商业粗沙,按固定河段连续挖泥方式,水库运行到100年时,按三峡设计泥沙系列(60s)减淤量可达37亿m3,按三峡蓄水前最近泥沙系列(90s)可减淤27亿m3。百年淤积总量可控制在140亿m3(60s)或110亿m3(90s),挖泥减淤效率达到100%。这对保护三峡水库后期效益、特别是防洪库容长期利用具有很大作用。笔者认为三峡水库挖泥减淤途径基本可行,值得深入研究。这一减淤方式也可为其他河道型水库淤积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