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对电子系统提出了五大要求: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宽泛性.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可再生能源互联网需要多学科、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微电子技术将会渗透到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级,是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性技术之一.文章重点围绕固态变压器、分布式储能技术、信息采集芯片技术、通信芯片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可再生能源互联网中的微电子技术所面临的特殊要求、技术挑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视听能力的培养;艺术有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换的科学.本文重点介绍动物个体水平上的能量转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量收支方程为:C=G R U F,其中,R=SDA RS RA;虾蟹类能量收支方程为:C=G R U F E.研究上式各组分与环境因子和内源因子的关系,及各组分间的定量关系是生物能量学的主要内容.本文还介绍了虾蟹类生物能量学研究一些新进展,如各种生态因子对虾蟹类能量收支的影响、SDA与营养因子关系的研究和虾蟹类响应环境突变的能量学机制的研究等.最后,对生物能量学在种群营养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种群水平的生物能量学研究和生物能量学在水产养殖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确定天线的拓扑结构以后, 通常需要对天线的结构参数开展反复的优化才能达到设计目标, 快速有效的优化算法有利于缩短天线的设计周期。在建立综合目标函数的基础上, 同时考虑天线的多个优化目标和限制条件, 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天线进行端到端优化。基于在线更新的数据集, 高斯过程估计出目标函数的后验分布, 进而使用获得函数进行迭代。通过两种天线模型对提出的优化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由于建立了天线参数到综合目标函数的映射关系, 整个优化过程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 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 所提算法的优化结果和优化速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标准单模石英光纤磁光特性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结合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了Bi/Er/La共掺有源光纤,并且用伽马射线辐照对该光纤进一步处理;搭建了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试系统,研究辐照前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磁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 310 nm处,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1.02 rad/(T · m))比单模光纤(0.76 rad/(T · m))高约36.2%。经伽马射线辐照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经3.0 kGy剂量处理后,其费尔德常数增加了54.90%,而单模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仅增加了26.3%,且在1.0 kGy辐照处理已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6.
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换的科学.本文重点介绍动物个体水平上的能量转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量收支方程为:C=G+R+U+F,其中,R=SDA+Rs+Ra;虾蟹类能量收支方程为:C=G+R+U+F+E研究上式各组分与环境因子和内源因子的关系,及各组分间的定量关系是生物能量学的主要内容.本文还介绍了虾蟹类生物能量学研究一些新进展,如各种生态因子对虾蟹类能量收支的影响、SDA与营养因子关系的研究和虾蟹类响应环境突变的能量学机制的研究等.最后.对生物能量学在种群营养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种群水平的生物能量学研究和生物能量学在水产养殖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对标准单模石英光纤磁光特性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结合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了 Bi/Er/La共掺有源光纤,并且用伽马射线辐照对该光纤进一步处理;搭建了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