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随着美国“大力神4”首发全尺寸静态试验发动机PQM-1的失败,固体发动机点火瞬间的流固耦合现象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将流固耦合研究现状分为点火燃气流动、药柱变形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研究固体发动机点火瞬间流固耦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可调固冲发动机在飞行中常处于非设计工作点,为改善该类发动机工作性能,目前多采用燃气流量调节的方法。若同时调节冲压喷管,则可大幅改善固冲发动机的适应性。本文基于一维气动理论,建立了可调冲压喷管变流量固冲发动机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其工作特性。分析表明:与不可调固;中发动机、燃气流量可调固冲发动机相比,可调冲压喷管变流量固冲发动机具有工作域大、阻力低、溢流少、进气道总压损失少以及比冲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荆输送系统,围绕蓄压式燃气发生器内弹道预计开展研究。探讨了喷管在超临界状态和亚临界状态下其内部燃气流动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燃气发生器工作结束后在对流换热和稳态导热条件下燃气发生器和储气瓶内高温燃气与外界环境的换热过程;编写了内弹道计算程序,在试验论证的基础上,表明该程序可初步预计蓄压式燃气发生器内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栓式变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现状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加,发展变推力推进技术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本文综述了使用针栓式喷注器的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发展针栓式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5.
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逐年增加,发展变推力推进技术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本文综述了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解了发展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6.
流固耦合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力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力学行为以及固体变形或运动与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力神4”助推发动机首发试验失败后,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的流固耦合现象逐渐被研究人员所认识,并在实际应用中迅速发展.本文针对流固耦合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别从点火燃气流动、药柱变形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固体发动机点火瞬间流固耦合研究的方法,为固体发动机装药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等离子体对固冲发动机中气相组分燃烧的强化特性,通过建立等离子体助燃理论模型,对有无等离子体条件下的混合燃气在固冲补燃室中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室中加入等离子体后,有效促进了混合燃气的链式反应,缩短了燃烧时间;等离子体显著提高了混合燃气的燃烧效率,燃烧效率增加了16.6%。与实验结果对比可知,数值计算结果误差在10%以内,说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混合燃气燃烧过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固冲发动机"变工况"工作条件下进气道性能,将外部波系封口马赫数降低的设计方法与燃气射流进气道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燃气射流控制进气道设计方案;为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三种进气道,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三种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探索了调节方案的调节原理;通过对三种方案进气道性能的比较,初步验证了调节方案.研究表明:采用降低外部波系封口马赫数的设计方法可提高进气道低马赫数工作时的流量系数;燃气射流控制技术可均化进气道在高马赫数工作时的入口流场,减小有效喉道面积,提高总压恢复;射流控制可调进气道在一定工作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新型进料喷嘴雾化性能数值模拟及冷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喷嘴的雾化效果和研究其喷雾过程,对干气雾化进料喷嘴的雾化粒度及均匀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冷态实验研究。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在不同流量下,对喷雾场内不同点的算术平均直径、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平均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以及粒子速度在空间内的分布进行了测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冷态喷雾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两种手段,初步探讨了喷嘴的雾化性能的优劣。经过对比分析,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的结果均可为喷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同时,本文简述了进料喷嘴的结构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冷态试验装置、测量设备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