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五神"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包括"神""魂""魄""意""志"。其中,"志"的出现频率仅次于"神",但对于"志"的英译研究非常有限,文章将探讨"志"的英译方法。界定"志"的内涵,分类梳理《黄帝内经》原文中所有涉及"志"的语篇,对比分析三个英语全译本中"情志"类"志"的英译。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存在"志"的误译;同一译本相同含义的"志"译法不统一;三个译本"志"的英译差别大。翻译时应立足原文,保证翻译的准确;在同一译本或不同译本,尽量保持相同含义"志"的译文一致;对"志"的含义相同、句式相近的语篇,保证译文准确、保持译文语篇前后形式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三字格谓词性复合结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的核心是动词。从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来看,理解源术语表面和深层的含义以及词法结构的内在关系是译入语准确的保证;从术语翻译的系统性而言,源术语体系与译入语术语体系应尽可能保持同一性,包括语义上的关联和结构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3.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科中的基础问题。不同学者从语篇、语段、小句和词等层次均有深入论述。而术语的翻译单位,尤其是中医术语的翻译单位较少有人分析。与一般科技术语不同,中医术语具有模糊性、歧义性和笼统性的特点。大多数译者在中医术语翻译研究实践中常将整个自然术语词语默认为翻译单位。魏迺杰将单字作为中医术语翻译的基本单位,杨明山则主张在单字的组合规律上探讨中医术语翻译问题。在梳理相关概念和分析中医术语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现状和术语实例分析,文章提出中医术语翻译应以基于语义的最小搭配结构为翻译单位,并建议未来开展中医术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三字格谓词性复合结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的核心是动词。从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来看,理解源术语表面和深层的含义以及词法结构的内在关系是译入语准确的保证;从术语翻译的系统性而言,源术语体系与译入语术语体系应尽可能保持同一性,包括语义上的关联和结构上的对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