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83,28(19):1215-1215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溶剂的介电常数8和偶极矩μ来描述溶剂的极性,但它们仅能反映非专一性的静电作用。而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作用还包括  相似文献   
2.
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是在十四年以前提出来的。从一九六五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六月,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的三十九位同志(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其中绝大多数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写了四十二篇论文,发表在一九六六年出版的《原子能》杂志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主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2009年2月24日,科技日报社、科学时报社和<前沿科学>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前沿科学>创刊两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原国务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本刊编委会主任宋健院士对座谈会非常关注,从外地来信致词说:"祝贺座谈会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希望<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前沿科学>这科技界的'两报一刊'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自主创新,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4.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78,23(3):154-154
在文献[1]中,我们从重层子模型中介子波函数满足的位势近似下的Bethe-Salpeter(以下简称B-S)方程出发,在对位势作了某些近似后,分析了介子波函数及位势的旋量结构。该文中证明了如果要求算得的Γ(π→ιν):Γ(κ→ιν)以及Γ(ρ→ι~+ι~-):Γ(ω→ι~+ι~-):Γ(Φ→ι~+ι~-)与实验符合,对波函数的旋量结构及位势有很强烈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动力学破缺理论讨论了B_d—B_d混合效应。动力学破缺弱电理论是指具有夸克与复合脣Goldstone(P.G)玻色子之间唯象耦合的最小Technicolor(TC)理论。PG玻色子对混合效应的贡献被QCD色因子所加强。PG玻色子的贡献在参数的较广范围内起着支配的作用。若KM矩阵元不取最小允许值,在PG玻色子质量及t夸克质量的一定取值范围内PG,玻色子与W玻色子的贡献之和可以对观测到的混合值给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81,26(8):460-460
重夸克素谱是近年来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兴趣的问题之一。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讨论它。其中大多数是用非相对论的方法。在文献[2]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内部相对论性的介子B-S波函数的旋量结构。它所描写的介子体系不但质心运动是相对论性的,而且组成介子的层子-反层子间的相对运动也是相对论性的。当取层子-反层子相对静止这一特殊情形时,它就回到Bargman-Wigner型波函数。我们也已指出,这一波函数的旋量结构与自由费米子体系的波函数旋量结构类似。(当  相似文献   
7.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76,21(12):525-525
自一年多以前发现了 J 粒子以来,已有不少企图解释它的性质的理论方案,SU_4模型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之一.最近,又有了一批有关 J 粒子衰变分宽度的实验数据,这给进一步研究和检验 J 粒子的各种理论方案提供了资料.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一些实验结果出发去确定 SU_4模型中 J 粒子的波函数,然后用得到的波函数去分析 J 的其它一些衰变,并与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朱重远 《科学通报》1979,24(8):348-348
自J(3095)粒子发现以来,认为J粒子是由第四种味层子(粲层子)及其反层子组成的模型,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在文献[1]中,曾用这种模型分析了一部分J粒子的衰变宽度。由于最近又积累了不少J粒子衰变到张量介子的实验资料,所以用文献[1]的方法去分析这些衰变,并与实验比较,对进一步检验理论是有意义的。 用文献[1]的记号,命基底波函数ω_0、φ_0、J_0为:  相似文献   
9.
新粒子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发现成了高能物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其实,事情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当时,在BNL 的一个实验组,在研究[P+Be→(μ~+μ~-)+任何粒子]时,发现(μ~+μ~-)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4Gev 区域有一个“肩”。但由于实验分辨率差,没有能够看出它是一个共振。以后,到一九七四年春天,丁肇中组开始在BNL 探测反应[P+Be→(e~+e~-)+任何粒子],由于此反应截面小,所以实验相当难。他们化了很多力量使仪器的能量分辨率比七○年的实验好得多,结果到七四年八月,已经清楚地看到,(e~+e~-)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1Gev 处有一个峰,宽度与仪器的分辨率一致,而且没有连续分布的背景。以后几个月,他们又进一步做各种试验,到十月底,已完全肯定了八月的结果,他们在十一月宣布了这个结果,并把这个粒子称之为J。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论证,说明了中国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对约束系统的量子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于1946年指出了此前的有关约束系统哈密顿正则形式的研究,由于没有正确地处理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不定乘子问题,因此不能用来实现量子化,同时,首先提出了一种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对于许多约束系统可行的量子化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