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8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谢静波 《科技信息》2008,(9):536-537
引言 全国和湖南省每年都有多媒体课件竟赛,目的是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我们开发多媒体课件的方法与形式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3.
临摹是进行书法学习的开始,是关键性的一个环节,是汲取优秀传统书法作品精华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具体体现在:临摹是书法创作的基础,集字是进行初级创作的好帮手,创作是书法临摹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原油乳化液导电性能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高频脉冲电脱水供电装置,解决了油田3次采出液脱水难的问题.详细介绍了高频脉冲原油电脱水供电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现场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与常规电脱水装置相比高频脉冲电脱水装置在电场平稳性及处理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复合驱采出液的脱水难题.  相似文献   
5.
本以“喜爱《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九大理由”为背景,从形象、情感、意旨三方面解读《激》剧,并力图对其审美和化意义进行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6.
给出一类n阶区间系统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适当选择的正交变换,将一类n阶区高系统的稳定性检验问题转化为较低阶的问题,并给出这类n阶区间系统稳定性判别准则,进一步地将稳定性分析结果应用于这类系统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示例说明本文所给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控制界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即线性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利用系统自身结构特征和信息的提取对系统进行了重新表达,利用系统自身的Lyapunov方程的对称解,采用放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首先对线性时滞系统得到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进而给出判别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实例检验其有效性。给出的定理条件易于表达,由于参数少而容易检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情况、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内蒙古117个观测站1971—2008年的历史资料,对内蒙古大雪暴雪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环流特征归纳分类.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年降雪量具有东强西弱、山区强平原弱的地域分布特征;内蒙古大雪过程主要发生在3,4,10月份,纯雪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4月,较雨夹雪发生日数明显偏少;近38年内蒙古大雪日数总体呈略有下降的趋势;内蒙古大雪、暴雪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可划分为两类六型.对于弱冷空气类,其共同特征为低值系统较为深厚,低层暖平流强盛,而强冷空气类,冷涡与低压槽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CT诊断和临床治疗 ,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