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京津地区沙尘暴与盐碱尘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同林 《科学》2008,60(1):46-49
对于京津地区的广大百姓而言,沙尘暴是再熟悉不过,但对尘暴和盐碱尘暴,则可能甚感生疏和不解.这是由于自20世纪晚期以来,被众多专家和媒体传播得最广的沙尘暴,但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却发现不完全是沙尘暴,而是尘暴,并且还是带有极大危害的盐碱尘暴.  相似文献   
2.
“泛大冰盖论”与它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里存在着许许多多神奇而绝妙的自然奇观,尽管这些奇观的成因复杂多样,但它们都是自然界发展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无量的价值。本期,我们介绍给读者的是地学领域最新发现的,一系列与第四纪冰川相关的自然遗迹,通过这些十分难得的自然遗产,您一定会对此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冰川石林     
众所周知,石林,主要是由石灰岩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我国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石林的地貌景观奇特、风景优美,路南石林早就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风景区。与石林具有相似地貌景观的旅游风景有很多,但它们的成因却有很大不同。如云南元谋的“土林”,主要是在干燥气候环境中,松软的沙土堆积物经水流的淋蚀和冲刷作用所产生。新疆、甘肃大量分布的似柱、似塔、似蘑菇、似城堡的风蚀地貌,是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沉积岩层经风沙的长期吹蚀作用所形成。还有,广东仁化、坪石一带著名的丹霞地形,也呈城堡状、宝  相似文献   
4.
自从《大自然》杂志1998年第三期刊登了《话说河北、内蒙古的冰臼奇观》一文后,编辑部和作者陆续收到来自山东、四川、广东、海南、河南、新疆、河北、内蒙古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读者的来信和寄来的照片,提供有关“冰臼”的信息,询问如何识别冰臼等。针对读者反映的问题,依据目前初步调查和研究结果,现将冰臼的一些主要特征、分布区周边的地貌和沉积物特征,冰臼与溪流形成的“壶穴”、“跌水坑”之间的区别,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谁也没有想到,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海南,能见到大量古冰川遗迹;谁也无法预料,在如此低的纬度、如此小的海拔高度上,还完好保存着古冰川运动留下的大量冰臼。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自从去年《大自然》杂志发表《话说河北、内蒙古的冰臼奇观》之后,编辑部和作者本人先后收到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读者的来信,有的还寄来彩色照片,反映当地有关冰臼的信息。其中来自南国广东、海南的消息,尤其引人注目,笔者借回乡探亲之机,去年底至今年初,对广东省的揭西、潮州和海南省的琼中、通什等地进行了一次考察,证实上述地区不但有大量冰臼存在,而且冰臼的发育程度和特征等,完全可以与河北、内蒙古的相媲美。  相似文献   
6.
1998年第3期《大自然》杂志上,我与劳雄等同志曾撰文,纠正了地质学界流传半个多世纪的一个错误认识,指出四川省什邡市境内葛仙山等11个所谓“飞来峰”,实际上有的是冰川漂砾,有的是属于反冲断层形成的复杂背斜构造体。文章发表后,受到地学同行和广大读者的重视。(注:“飞来峰”在地学上是指一些年代久远的巨大岩体,覆盖在比较年轻的地层之上的地质现象。)其实我们的观点,早在1994年就已提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持怀疑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