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物工程应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现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科学界预测,20年以后,生物技术将取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力,并出现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本文试分析生物经济兴起的背景内容,并初步讨论与生物经济有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迎接新的绿色革命—兼论育种和种子工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第一次绿色革命的贡献与反省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历了以成功选育矮秆小麦和水稻矮秆品种为标志的农业技术革新。1961年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培育出矮秆小麦品种pitiC62等;矮秆水稻品种方面,我国广东、台湾于1956年首先分别育成矮脚南特、台中本地1号,1  相似文献   
4.
 近来 ,科学界预测 ,20年以后 ,生物技术将取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力 ,并出现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本文试分析生物经济兴起的背景和内容 ,并初步讨论与生物经济有关的若干问题。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在揭示生物界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和改良优化等重大问题上 ,经历了100多年的辉煌历史 ,取得了激动人心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毫不困难地描述出最具特征的几个发展阶段。1.描绘了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轮廓 ,使生命科学进入宏观生物学发展阶段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阐述自然选择在物种形成和演替中的作用 ,描绘出生物起源与进化的草图 ,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固氮研究的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世纪初以来全球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作物依赖于施用氮素化肥所获得的增产实际上是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所取得的。在大气中氮气含量接近80%,但这种氮气并不能直接为高等植物吸收利用。人类自从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现象以来对生物固氮研究已有112年之久,我国对生物的共生固氮现象也进行了长达62年的探索性研究。然而,关于生物固氮,特别是非豆科农作物的生物固氮,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生物固氮研究已经被列为“国际生物学计划”中…  相似文献   
6.
论DNA直接导入植物:一项育种新途径的建立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与水稻光敏核不育性相关的cDNA片段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树业  陈启锋  方宣钧 《科学通报》1999,44(19):2084-2088
对利用cDNA-RAPD技术获得的光敏核不育水稻可育和不育幼穗mRNA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进行Northern杂交鉴定,获得1个与光敏核不育性相关的阳性片段RPG43。Southern杂交及相应的RAPD分析表明,RPG43为单拷贝序列,是转录后的加工产物。序列分析表明,RPG43长度为744bp,其中第126~185的60个碱基与人类11号染色体的pac pDJ356d6 DNA序列有72%的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及禽流感病毒(H5N1)基因的导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usm L.)块茎为受体的农杆力菌转化系统进行优化,筛选出使三个品种(鲁引1号、克新3号、优金)的受体均可得高频分化的培养基:MS+2.0mg/L BA+3。0mg/L ZT+0.5mg/L NAA+0.5mg/L GA。对几种农杆菌转化条件的比较研究发现,菌体用Ms+0.5mg/L GA流体重悬并稀释4倍屿受体于28℃,100r/min振荡侵染20~3  相似文献   
10.
论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锋 《大自然探索》1999,18(4):5-9,19
作物育种学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作物育种学又是以经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为研究导向的。可以说,作物育种学是生命科学与经济建设,遗传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前景,成为农业科学的一门骨干学科。作物育种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