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对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溶解态、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210Po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估算了3种组分的输入-迁出速率. 结果表明, 溶解态和低分子量组分210Po均表现出强烈的迁出行为, 胶体态210Po在低盐区(S<15)迁出而高盐区(S>15)输入. 3种组分210Po输入-迁出速率揭示了210Po在九龙江河口区被快速地迁出. 输入与迁出速率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各组分210Po地球化学行为的不同. 低分子量组分210Po比通常所谓的溶解态210Po更适合于表征其在河口区的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陈敏  邢娜  黄奕普  邱雨生 《科学通报》2007,52(24):2889-2894
通过对西北冰洋海水中18O, 226Ra, 228Ra的分析, 应用δ18O-S-PO*示踪体系计算了水体中河水组分和海冰融化水组分的份额, 并根据陆架区与深海盆228Ra/226Ra)A.R.与河水组分之关系的差异估算海盆区河水组分的平均停留时间. 结果表明, 加拿大海盆的河水份额明显高于陆架区, 证实该海盆是陆架所输送河水的主要储存区. 楚科奇陆架、波弗特陆架水体中的228Ra活度浓度介于0.16~1.22 Bq/m3之间, 比中、低纬度陆架区的数值来得低, 反映出海冰融化水的影响. 陆架水228Ra/226Ra)A.R.与河水组分份额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而加拿大海盆水体的228Ra/226Ra)A.R.落在该拟合线下方, 反映出水体离开陆架区往深海盆运移过程中228Ra的放射性衰变损失. 根据陆架水与海盆水228Ra/226Ra)A.R.与河水组分份额之关系的差异估算出加拿大海盆河水组分的平均停留时间为5.0~11.0 a. 该停留时间决定了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区域上层水体淡化对北冰洋入海径流响应的滞后时间.  相似文献   
3.
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讲,有相当一部分面对就业后环境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学校应与毕业生紧密配合,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不仅要想方设法拓宽就业出路,还要帮助学生做好毕业心理准备;毕业生对新环境心理上不适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东海陆架外黑潮区颗粒有机碳(POC)和生物硅(bSiO2)的研究表明:台湾东北部黑潮主流真光层(100m)POC和bSi0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μmol/L和0.68μmol/L;^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POC和bSi02的输出通量分别为3.7mmol/(m^2·d)和1.6mmol/(m^2·d).黑潮沿东海陆架北进过程中,POC和bSiO2的含量及输出通量均呈增加趋势.位于日本西南的黑潮主流中,POC和bSi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85μmol/L和2.63μmol/L,输出通量分别为6.7mmol/(m^2·d)和4.0mmol/(m^2·d).黑潮与陆架水形成的锋面区,POC和bSiO2浓度均高于黑潮主流.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t  相似文献   
6.
南极高纬度沿岸海域的细菌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3H 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测定了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的细菌生产力,并对细菌生产力的水平、垂直分布及细菌生产力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研究海域细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51~21.7 ngC·dm-3·h-1,平均为7.77 ngC·dm-3·h-1.细菌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水平呈非均匀分布,东、南、西3面较高,北、中部较低,而垂直分布则有3种类型,即次表层极大值型、随深度递增型和极大极小叠加型.细菌生产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到一定时间后趋于最大值;细菌生产力昼夜变化的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水温对细菌生产力的测值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伟锋  黄奕普  陈敏  邱雨生  彭安国  张磊 《科学通报》2009,54(11):1579-1584
对南大洋及南海上层水体210Po/210Pb不平衡进行了研究, 发现表层水体210Po亏损, 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过剩, 且颗粒态210Po比活度与颗粒有机碳(POC)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证实210Po相对于其母体210Pb的亏损与过剩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与再矿化. 次表层水体中δ13C的减小及δ15N的增大等证据均支持210Po的过剩缘自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 根据箱式模型计算得南大洋和南海表层水体POC输出通量分别为1.2和2.3 mmol C·m-2·d-1, 次表层或中层水体210Po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062和0.566 Bq·m-2·d-1, 相应的再循环效率分别为52%±26%和119%±52%, 由此得到次表层或中层水体POC的再矿化通量分别为0.6和2.7 mmol C·m-2·d-1.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210Po/210Pb不平衡不仅可示踪颗粒有机物的输出, 亦可示踪其再矿化.  相似文献   
8.
考虑由渗流问题提出的不可压方程解的存在性,利用半群e-t(-Δ)α算子的性质,通过压缩映像原理,得到当初值充分小时,不可压渗流方程的解在空间PMn+1-2α(Rn)中的整体适定性.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南沙海域一时间系列站 t1, t2时刻(相距 12.3 d)水柱各相态234Th比活度及相关的水化学要素.结果发现真光层中溶解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颗粒态234Th比活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总234Th比活度则几乎保持恒定,表明234Th在溶解相与颗粒相两相间的快速转换.水柱总234Th的垂直分布呈现“双亏损层”的分布模式.运用稳态不可逆清除模型估算出两个时间点上真光层的颗粒态有机碳(POC)输出通量,分别为46.5和13.1mmolC/m2·d.对POC输出通量的估算产生显著影响的不是234Th清除模型而是真光层底部 POC/234Thp值的选取.  相似文献   
10.
白令海盆氮吸收速率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黄奕普  邱雨生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2):1672-1684
于白令海中心海盆与陆坡区采集了四个站位真光层以浅的垂直水样,利用15N示踪法确定了研究海域NO3-和NH4 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真光层中NO3-和NH4 绝对吸收速率的积分平均值分别为1.3和4.5mmol.m-2.d-1,中心海盆区的数值低于陆坡区.氨盐的绝对吸收速率、比吸收速率均较硝酸盐的相应值来得高,表明氨盐是研究海域浮游植物优先利用的氮营养盐,研究海域低的f比值(≤0.3)、NO3-和NH4 的相对优先指数数值(RPINO3<1,RPINH4>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论断.将研究海域表层水营养盐、Chl.a,PON含量、氮的比吸收速率、绝对吸收速率与沿岸上升流、HNLC海域进行比较后发现,白令海中心海盆是一个高营养盐、低生物量、低新生产力、低f比值的海域,它与白令海陆架区以及其他上升流海域具有明显不同的生态特征,白令海中心海盆应属HNLC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