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多孔介质毛细压力-饱和度的滞后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种不同窄筛分沙样进行吸湿-排湿实验,获得了两种不同湿迁移途径下的毛细压力-饱和度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吸湿-排湿过程有明显的毛细滞后存在,而且沙样的粒径愈小,滞后效应的影响愈显著.传统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使用Leverett-UdeⅡ方程进行数据关联,由于J函数忽略了毛细滞后的影响,方法并不十分有效.使用突破压力和恢复压力作为能够表征滞后特性的特征压力,并对吸湿及排湿过程分别按实验数据拟合形状函数,结果表明,能更好地关联实验数据及拟合吸湿-排湿曲线.  相似文献   
2.
最小能量函数法求解多元相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孤立系统平衡时熵最大原理,利用已有的优化工具包,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求解多元相平衡问题.作为实例,给出了绿色制冷剂R32与R134a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力(20 kPa~5MPa)下平衡组分的计算结果;该结果同已有的实验数据吻合.由于该方法的基础性和一般性,有望成为包括流体流动、浓度扩散、物质相变以及化学反应在内的复杂过程的统一的热力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恒热流条件下,用红外热成像法测量颗粒填充通道壁面温度分布的结果。发现加热壁面出现随机不均匀分布的相对高温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颗粒与加热壁面直接接触的区域流体流动速度偏低,甚至出现“滞止”区所致。这说明,由于壁面对颗粒堆积的自然限制,颗粒填充结构在壁面附近区域的孔隙率以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由按面积加权所得的壁面平均温度计算Nu与Re关系,其变化规律有可能表明流体在孔隙内的流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带开槽结构的多孔表面沸腾换热的双孔隙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开槽对多孔表面沸腾传热过程的影响 ,把不均匀多孔结构内的两相流动和传热视为在大尺度上的均匀介质内的流动和传递过程 ,用一种当量的双孔隙方法导出了双孔隙多孔介质汽液两相流动的一维模型 ,分析了双孔隙结构介质两相流动特性 ,讨论了结构参数对毛隙压力作用下的沸腾传热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开槽密度与多孔层高度、渗透率和流体物性的关系 ,所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  相似文献   
5.
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本渗流通过湿饱和多孔层的突破现象,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中具有普遍性。突破压力是反映流体渗流通过多孔介质固有特性的特征压力。用实验方法测定了湿饱和窄筛分散沙的突破压力,得到了突破压力随多孔层厚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实验与分析表明:对于足够厚的颗粒堆积层,突破压力与厚度无关。而当多孔层的厚度减小至某个临界厚度之后,突破压力将随厚度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其变化遵循统一的标度律。  相似文献   
6.
非固结多孔介质突破压力的逾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多相流动与驱替过程的机理 ,根据逾渗理论提出了突破压力的概率模型 ,运用重整化方法求解了简单立方体孔隙拓扑结构和一定孔隙尺寸分布下的三维网络发生“突破”时的临界概率 ,以确定多孔介质的突破压力与多孔介质孔隙率、渗透率、流体物性和临界概率的函数关系。理论预测结果与窄筛分砂的突破压力实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 ,突破压力的数值依赖于介质孔隙网络的配位数  相似文献   
7.
自抗扰控制器在高阶系统中应用的仿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将自抗扰控制器 (ADRC)推广到高阶系统的控制中。以理论分析为基础 ,将其基础部件——跟踪微分器 TD和扩张状态观测器 ESO的设计予以简化和改进。针对一类高阶非线性对象 ,在实例仿真的基础上总结了 ADRC的设计要点和经验整定规则。进行了几个典型实例仿真 ,并与PID和逆系统方法对比。仿真结果表明 ,ADRC对这一类高阶非线性对象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对其外扰和模型的不确定因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从而证实了对 ADRC简化和改进的有效性。 ADRC可应用于高阶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