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1.
2.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C·C·SwisherⅢ  汪筱林  周忠和  王元青  金帆  张江永  徐星  张福成  王原 《科学通报》2001,46(23):2009-2012,T001,T002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1SD)±0.04(SE)),(125.0±0.19(1SD)±0.04(SE))和(139.4±0.19(1SD)±0.05(SE))Ma,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明,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保罗世,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产自辽宁西部下白垩统义县组的一种新的哺乳动物——索菲娅戈壁兽(Gobiconodon zofiae sp. nov.). 新种耳区的岩骨前骨板提供了第5脑神经Ⅱ, Ⅲ分支的汇合出口, 这可能是类似犬齿兽类的原始特征. 与爬兽一样, 新种保存了骨化的麦氏软骨, 表明它具有与下颌分离的耳区结构, 为哺乳动物中耳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直接的化石证据. 新种以I1/I1增大, 眶下孔靠后, 4个颏孔及牙齿结构区别于戈壁兽已知种. 新材料所具有的齿列咬合关系表明戈壁兽的上臼齿数目应为4个而不是5个. 在热河生物群已知的50余种脊椎动物中大多是东北亚的土著种类, 因之在进行动物群及时代洲际对比时有一定困难. 索菲娅戈壁兽的发现使热河生物群可以直接与北美及亚洲其他脊椎动物群进行对比. 戈壁兽的出现支持同位素测年数据, 表明含戈壁兽的义县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4.
中国俊兽(Sinobaatar gen. nov.): 热河生物群中一多瘤齿兽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耀明  王元青 《科学通报》2002,47(5):382-386
记述产自辽宁西部凌源大王杖子义县组的一件多瘤齿兽类骨架,是早白垩世保存齿列和四肢信息最多的标本.据此建立凌源中国俊兽(新属、新种)Sinobaatar lingyuanensis gen.et sp.nov.新属种头骨狭窄,形态原始,无眶上脊和眶后突.齿式为3·?·5·2/1·0·3·2,齿列形态,特别是颊齿与始俊兽属相似,应属于始俊兽科.头后骨骼基本形态与其他多瘤齿兽类一致.第V(足庶)骨只与骰骨相关节,不与跟骨接触,可能代表了多瘤齿兽类的原始形态,并与全兽类形态接近.9块腕骨,与全兽类中的张和兽形态相近,但中央骨大于小多角骨.多瘤齿兽类的齿列演化阶段性明显,中国俊兽的齿列特征介于晚侏罗世与晚白垩世的类型之间,而且已知始俊兽类仅发现于早白垩世,因此,新属种的发现表明热河生物群时代更可能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认为中生代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大约2亿年至6千5百万年前)都是像老鼠一样大的小动物,它们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委屈地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下。由于世界各地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零散、稀少,对于它们的形态特征、演化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因此,中生代哺乳动物一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在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三尖齿兽类、对齿兽类、多瘤齿兽类、后兽类和真兽类等五大类哺乳动物的多具完整骨架,为研究哺乳动物早期演化与分异、探讨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也使得辽西成为研究…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的颊齿分前臼齿和臼齿.两组牙齿形态有差别,但各组内牙齿形态一般由前向后渐变.本文报道新发现的一中生代对齿兽类哺乳动物,其前臼齿与臼齿在形态与功能上有过渡,但臼齿本身从前向后分3个区段,形态不连续.这一齿列特征在现生哺乳动物和其它化石类群中从无记录.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辽西四合屯脊椎动物生存时代: 锆石U-Pb年龄证据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辽西北票市四合屯及其周边地区赋存长毛恐龙及早期鸟类化石的地层时代,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侏罗~早白垩世多种观点.近年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也存在较大分岐.四合屯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位的凝灰岩中锆石U-Pb法定年结果为(125.2±0.9)Ma,锆石强的抗热扰动性及高的U-Pb体系封闭温度,决定了这一年龄值更客观地反映出四合屯脊椎动物生存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 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 结果显示: 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 (1SD)±0.04 (SE)), (125.0±0.19 (1SD)±0.04 (SE))和(139.4±0.19 (1SD)±0.05 (SE)) Ma, 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 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 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 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 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 明, 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 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 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侏罗世, 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0.
辽宁西部中生代原始哺乳动物一新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锦玲  王原  王元青  李传夔 《科学通报》2000,45(23):2545-2549
根据一保存完好的头骨和下颌化石,描述了辽宁西部下白垩统义县组一新型原始哺乳动物:强壮爬兽(新属,新种)Repenomamus robustus gen.et sp.nov,该动物具有发育的齿骨-鳞骨关节,牙齿数目减少,犬齿后齿有前臼齿和臼齿的分化,前颌骨的背突不与鼻骨相连,眼眶中壁封闭等进步特征,也保留了一些类似于爬行动物的原始特点,它是热河生物群已知的3种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种,也是目前已知个体最大的中生代原始哺乳动物,为研究似哺乳爬行动物向原始哺乳动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