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DNA打开生命之门 —— 遗传、发育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揭示直接引导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中心法则建立。在过去的短短的50年中,生命科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几乎所有的传统生命科学分支学科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新兴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相继建立,生物学技术引发了社会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许多生物学观念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所打开的探索生命奥秘之门将继续引领人们去挑战更多的未解的生命之谜。  相似文献   
2.
以果蝇为材料, 检测ncRNA在物种间表达的保守性. 选取在黑腹果蝇(D. melanogaster)研究中获得的12个性腺特异表达的ncRNA基因, 用RT-PCR技术分别对黑腹果蝇及其近缘物种D. simulans, D. yakuba, D. pseudoobscuraD. virilis的头部、精巢和卵巢进行了ncRNA转录信号的检测. 结果显示, 在果蝇中, ncRNA的表达与否及表达强度(表达图谱)在种间有显著差异, 并体现出组织特异性的明显变 动, 表明ncRNA的表达在近缘物种间的保守性很低.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观察了北京鸭胚胎腔上囊从原基到雏鸭出孵时的形态变化。根据常规组织学方法,光镜观察结果,对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发生,划分为六个阶段:1.淋巴干细胞迁入和开始分化;2.上皮芽出现;3.芽突发生、发育和滤泡初步形成;4.滤泡埋入固有膜、芽突消失;5.滤泡迅速生长;6.滤泡成熟。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与莱杭鸡比较,主要的区别在于:1.北京鸭腔上囊淋巴上皮滤泡的胚胎发生经历了一个芽突的形成和消失的阶段;2.碱性磷酸酶的分布,两者表现了明显的差异;3.在北京鸭腔上囊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细胞呈现出阶段性成批死亡现象,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4.
石蜡切片α-乙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用于研究北京鸭胚及胚后早期腔上囊发育的不同阶段。观察了淋巴细胞的ANAE反应特点,并将滤泡上皮和网状上皮成分的ANAE反应与对应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对比,结果表明:T型ANAE阳性淋巴细胞最初出现在胚胎28天。孵出后,数量略有增加。淋巴滤泡的联滤泡上皮,联滤泡上皮下方以及髓质中央的网状上皮细胞呈M型ANAE阳性,滤泡髓质边缘层及近边缘层的网状上皮细胞ALP阳性,ANAE阴性。值得了注意的是在胚胎发育中,酶染特性不同的两种上皮细胞分别来自于粘膜上皮的表层和基层。讨论了B淋巴细胞在腔上囊中发育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人、小鼠和大鼠中, 均发现了bfabp( 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脑脂肪酸结合蛋白). 已知bfabp 的表达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关联[1,2]. 最近, 在斑马鱼里报道了一个bfabp 的同源基因fabp7[3], 它的基因结构和连锁图定位已确定, 而且通过RT-PCR方法研究了其mRNA的时间变化情况[4]. 但是到目前为止, 这些研究都没有给出fabp7的空间表达谱.  相似文献   
6.
在人、小鼠和大鼠中,均发现了bfabp(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脑脂肪酸结合蛋白).已知bfabp的表达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关联^[1,2].最近,在斑马鱼里报道了一个bfabp的同源基因fabp7^[3],它的基因结构和连锁图定位已确定,而且通过RT-PCR方法研究了其mRNA的时间变化情况^[4].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都没有给出fabp7的空间表达谱.  相似文献   
7.
北京鸭腔上囊的研究——Ⅳ.淋巴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观察北京鸭腔上囊胚胎发育中淋巴细胞发生、分化的形态学变化过程表明:(1)腔上囊淋巴细胞的来源是外源性的,是在胚胎12天左右,由血液进入腔上囊的淋巴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2)在淋巴干细胞向淋巴母细胞和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经过了前淋巴母细胞的阶段。前淋巴母细胞也是滤泡成熟后,淋巴细胞的生发细胞。前淋巴细胞可能与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中的过渡细胞相类似。(3)淋巴滤泡中的淋巴母细胞,中、小淋巴细胞依据其形态特征,可以进而分为两型——Ⅰ型和Ⅱ型细胞。它们反映了同一种细胞所处的功能和生理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